七夜娃娃,女主是娃娃脸好像叫什么什么萌的女主名字不确定?
《编辑大人好傲娇》 作者: 上官惟依 状态: 连载中 类型: 其他小说 简介: 【腹黑萌宠欢脱文】电脑屏幕前,齐萌萌疯狂舞动手指,“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回响在寂静的寝室。
“七夜,你就收了我吧。”过了许久,QQ闪烁,屏幕上赫然摆着...项羽的终结者灌婴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邦的骑兵司令,灌婴其人其事】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原创,严禁抄袭剽窃。
灌婴是睢阳(河南商丘)贩卖丝绸布匹的小贩,大约小刘邦20岁。刘邦沛县起兵为沛公,略地至雍丘(河南杞县)时,灌婴以老乡的身份追随。章邯在定陶大败楚军杀项梁,刘邦帅军向砀郡撤退,刘邦军在成武打败东郡尉,在杠里大败王离秦军,灌婴作战勇猛,升任“七大夫”(秦制军爵相当于团长)。
楚怀王命刘邦3万兵西攻秦,灌婴又跟随刘邦西征,攻打亳南、开封、曲遇,灌婴作战勇猛,赐爵执帛(楚国官名,孤卿,公子少师),号为宣陵君。灌婴跟随刘邦攻打阳武(河南新乡),向西进兵至洛阳,大破秦军于尸北(河南偃师)。向北阻断黄河渡口,向南大破南阳太守殷翳于阳城东,刘邦军占领了南阳城。一路西进血战武关,和秦军大战于蓝田,灌婴相当的神武勇猛。
前207年10月,秦王子婴白马素车投降,刘邦军驻扎在霸上,灌婴再次加官进爵,尊号为昌文君。刘邦封为汉王时,任命灌婴为郎中令,跟随刘邦进入汉中。前206年10月,灌婴为中谒者(官名)。跟随刘邦还定三秦,攻克栎阳,塞王司马欣投降。环围雍王章邯于废丘,未能攻克。前205年2月,跟随刘邦出函谷关,攻击殷王司马昂投降,平定殷王之地。攻击项羽部将龙且、魏相项佗军于定陶南,迅疾攻击击破之。灌婴赐爵列侯,号昌文侯。
刘邦和韩信在商丘分兵,灌婴跟随刘邦攻占砀郡,进攻彭城、彭城守军不战而逃,刘邦军进入彭城饮酒高歌。项羽回救彭城双方战于濉水,刘邦军败绩向西退却,灌婴回军至雍丘,王武、魏公申徒造反,灌婴跟随刘邦击破之,攻下外黄,刘邦收军于荥阳,建立荥阳防线。鉴于楚军骑兵众多,刘邦决意建立汉军骑兵部队。汉军骑兵部队组建完成,推举军中善于骑射的将领,大家都推举原秦军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熟悉骑射,这两个人目前都是校尉,可以担任骑兵部队的将领。
刘邦彭城之战失败,人们总以为是项羽神勇,以3万兵战胜刘邦56万大军。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刘邦和韩信在商丘分兵,韩信率领诸侯联军的一半30万,佯攻齐地策应刘邦。刘邦合五路诸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韩王信、魏王豹、河南王申阳)26万人马,项羽楚军有30万,关键是项羽手中有3万精锐骑兵。刘邦的诸侯联军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兵团,打起来以后,项羽用3万骑兵一冲,诸侯联军就乱了,大队步兵压上来后,刘邦的军队就剩逃跑的份了。吸取彭城之战失败的教训,刘邦刚在荥阳布置防御,立即着手组建骑兵部队。
大家都推荐原秦军骑兵校尉李必骆甲,李必、骆甲不敢当骑兵司令,对汉王刘邦说:“我们两个人,是原来秦军的校尉,让我们当骑兵司令,恐怕军队不会信任和诚服,还是请汉王从你的老部下中,推选擅于骑射的将领担任司令吧!”灌婴虽然年轻,但是作战勇猛顽强,刘邦任命灌婴为中大夫骑兵司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率领新组建的汉军骑兵部队,在荥阳东部攻击楚军的骑兵部队,大破楚军骑兵部队。
灌婴所率领的汉军骑兵部队,横空出世如一道亮丽的闪电,一开始就作为机动部队使用,荥阳会战一年多时间,都是在外围活动打击楚军,在阳武和襄阳之间截断楚军的粮道,在山东鲁城攻击项羽的将领项冠,大破楚军,斩杀右司马、骑兵将领各一人。在燕西击破柘(zhe)公王武军,斩杀楼烦将领5人,连尹(高参)1人。进攻王武麾下将领桓婴,在白马大破之,斩杀都尉1人。以骑兵渡河南,护送刘邦到洛阳,协助韩信完胜井陉之战,攻占邯郸后回到敖仓,灌婴升任御史大夫。
前204年,汉三年8月,刘邦整顿韩信、张耳的部队,带走了10万赵国兵将,并且把新降的赵将李左车调走,去担任太子刘盈的老师,防止韩信培植自己的势力。张耳的数万常山军守卫赵国,韩信、曹参、周勃率领十几万汉军攻齐,刘邦把最精锐的3万灌婴汉军骑兵,配属给韩信。韩信麾下的近20万汉军是刘邦最精锐的部队,但是韩信在平原郡一呆就是一年,曹参、周勃、灌婴等人,都是刘邦的老乡亲信,他们都归韩信指挥,但是又肩负着监视韩信的使命。韩信在平原郡按兵不动,曹参、周勃、灌婴等人和韩信的矛盾很大。
韩信帅兵攻齐,灌婴骑兵击破齐军于历下(济南),俘虏车骑将军毕毋伤以及将官46人。击降临淄,获得齐相田光。追击齐相田横至莱芜,击破其骑兵部队,斩杀骑将一人,生俘骑将四人。攻下莱芜,击破其将军田吸千乘车骑兵,斩杀田吸。跟随韩信攻龙且、留公于高密,斩杀龙且,生擒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亲自活捉参将周兰。平定齐地,韩信自立为齐王,灌婴转战鲁北,然后转头南下,发动淮北战役,配合刘邦针对项羽的陈留战役,击败多个楚将占领淮北。
前204年9月,刘邦带领10万新降赵军,收拢荥阳数万汉军败兵,集合韩王信数万人马,发动了著名的成皋战役。命令卢绾、刘贾率领两万多汉军,在白马津渡过黄河,攻取了项羽十七座城池,彭越率领两万多军队,攻取了外黄等地,截断了项羽楚军的粮草补给线。汉军和楚军在成皋对峙两月有余,项羽听说卢绾、彭越截断了楚军补给线,气急败坏的项羽率兵去攻打彭越、卢绾,刘邦乘机渡过汜水,诱骗曹咎出城决战,一举歼灭楚军十几万,曹咎、司马欣、董翳皆自杀。
前204年12月,刘邦攻打荥阳外围的广武,在荥阳广武一线,和楚军对峙了八个月。刘邦汉军就食于敖仓,项羽楚军依靠彭城补给,项羽楚军粮尽战败,丢失了荥阳、广武,撤退到鸿沟一线。前203年12月,楚汉在鸿沟对峙三个月后,项羽以刘邦的父亲、妻子为人质,逼迫刘邦签订了《鸿沟协议》,鸿沟以东为项羽的地盘,鸿沟以西为刘邦的地盘。刘邦撕毁不平等的《鸿沟协议》,前202年3月,经过固陵之战,打败项羽攻取了固陵,同年5月,刘邦在经过阳夏之战,打败项羽攻占阳夏。
同年7月,灌婴率领骑兵部队和刘邦会合,刘邦发动了陈留、彭城战役,刘邦在陈留(陈下)打败项羽楚军,楚军撤退到彭城地区。同年9月,刘邦围攻彭城,项羽战败退却到距离彭城100多公里的垓下。两年时间,经过成皋战役、广武战役、固陵之战、阳夏之战、陈留彭城战役,项羽把40万精锐楚军,打的只剩下10万人。灌婴率领汉军骑兵部队,堵截住项羽的退路,刘邦率领20多万汉军,把项羽10万楚军包围在垓下。同时命令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刘贾等人率军前来,前202年12月,刘邦亲自指挥60多万汉军向项羽10万楚军发动总攻,韩信30万汉军正面进攻,孔将军、费将军各帅10万汉军左右夹击,周勃、柴将军数万兵做战略预备队,灌婴数万骑兵作为机动部队。
垓下之战,项羽10万楚军被斩杀8万多人,项羽率领八百骑兵出逃,刘邦命令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在东城追上项羽,击破项羽八百骑兵,灌婴手下五个郎中(营团长)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共同斩杀了项羽,项羽不是在乌江边自杀的,东城距离乌江边还有120公里,五个人皆封爵为列侯。《史记•灌婴传》:“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刘邦正式称帝后,灌婴受封颖阴侯,位列侯爵第九位,食邑5500户。周勃、曹参、灌婴和韩信的关系很不好,韩信手握30万兵权,其实兵马全在曹参、周勃、灌婴手里,韩信身边只有一个谋士蒯通,垓下之战时,韩信之所以不敢造反,是顾忌曹参等人的掣肘,韩信要敢贸然造反,这几个人就会把韩信杀了。韩信为楚王时窝藏楚将钟离昧,图谋造反被刘邦活捉,降封为淮阴侯。韩信整天不上班,到处串门挑唆他人造反,周勃、灌婴对韩信很反感,韩信去樊哙家,被樊哙堵在门口不让进,韩信临走说了一句:“羞与绛灌等人为伍”。
灌婴战功卓著,汉朝初年异姓王造反,灌婴几乎都参加了平叛。匈奴40万骑兵进攻山西,试图攻取太原,刘邦率领32万大军,在铜鞮打败匈奴,由于轻敌刘邦率2万骑兵追击,被围困在白登城,白登城之围,匈奴七天七夜攻不破城池,这个功劳当然是灌婴的。樊哙30万汉军反包围匈奴,匈奴单于自身也很危险,不得已撤围白登城,灌婴率骑兵扯满弓,从白登城突围出来和樊哙大部队会合。
吕后驾崩后,齐王刘襄起兵靖难,吕禄命灌婴帅兵迎击。灌婴与周勃、陈平密谋,屯兵在荥阳,灌婴奉劝齐王刘襄罢兵,等待周勃、陈平等人的好消息,齐王刘襄罢兵回。灌婴回到长安,与周勃、陈平等人,共同拥立汉文帝。汉文帝三年,周勃免丞相,灌婴升任丞相。当年,匈奴大进攻汉朝,灌婴率八万五千骑兵击匈奴,匈奴退去济北王造反,灌婴罢兵权。又过了一年半时间,灌婴在丞相的位置上去世,追谥为“懿侯”。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为什么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的圣人?
中国自西周以来,被称为“圣人”的很多,几乎每个学派都会推出一位圣人,不过真正得到公认的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按照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标准,王阳明坚守“良知”,德耀四方;他凭一己之力,平定宁王叛乱;他创立的“心学”为儒家思想,找到了活水源头,成为中华思想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何为“三不朽”圣人?圣人是指“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即才能和德行都达到尽善尽美程度的人。这个说法很含糊,没有具体指标,因而各个学派、宗派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圣人,比如尧舜禹、老庄、孔孟等曾被人誉为圣人。
提出“三不朽”标准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叔孙豹,他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孔子的第三十一代孙孔颖达,又对三不朽做了详细说明:“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此后,普遍以这个标准界定圣人。
在三不朽中,立德侧重于道德操守,及其对后世的价值观影响;立功则是指建功立业;立言是指可传承的思想学说。胡适曾经用三个英文单词来概括三不朽:worth、work、words。用大白话来概括三不朽就是:德行操守人人夸,工作成效牛上天,思想学说称宗主。精神、物资、师道三个维度,都做到极致,这样的人,就叫圣人。
王阳明的“三不朽”王阳明名守仁,号阳明,原名王云。据说王阳明长到五岁都不会说话,他祖父根据“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给他改名“守仁”。就在改名的当天,王阳明终于开口说话了。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守仁格竹。说王阳明为了实践朱熹的“万物皆有理”,他就每天对着竹子“格”,希望能找到竹子的“理”。结果一连格了七天,把自己格得生了一场大病,仍然没有找到竹子的“理”,由此,他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
一、“致良知”阳明立德
这个故事可见王阳明的特立独行,他的追求似乎与常人不一样。其实早在他十二岁时,就说过一句话:科举中榜不是第一等大事,读书做圣贤才是最要紧的大事!小小年纪,就立志做圣人,羞煞天下为功名忙碌一生的读书人。
王阳明曾经两次进士落榜,面对父亲的安慰,他却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心里的强大,让人须仰视!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不需要向外求,良知人皆有之,也不需要向外求,人只要做到在事上磨练,保持良知的本性,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天理”。王阳明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德行,就是在他的这个思想下,释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正德元年,以太监刘瑾为首,组成“八虎”,把明武宗玩弄于鼓掌,将明孝宗遗令的三位辅政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悉数罢黜,并将数百位大臣杀害的杀害,罢官的罢官,下狱的下狱。
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因为上疏反对刘瑾对大臣们的迫害,被刘瑾杖责四十,发配龙场驿。一路上,刘瑾对他尾随追杀,逼得他伪装溺水自杀,才逃过一劫。王阳明在穷苦的边瘴之地,苦熬了整整三年。
倘若他对刘瑾略表恭顺,哪怕不与刘瑾为敌,他也不会遭此大难。他的“良知”告诉他,刘瑾作恶,祸乱朝政,残害百官,他必须旗帜鲜明地践行他的“知”,不管面临什么结果!
除了上文所说的王阳明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他认为“人皆可以为圣”,所以不需要刻意模仿别人,而是保持内心的“纯真”的良知就可以做到。对朝政大事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也无不透露着王阳明超越世俗的“德”。
二、“知行合一”阳明立功
阳明先生作为一介儒生,数次平定叛乱,尤其是在没有兵权,空手一人的情况下,以他的勇气和智慧,竟然平息了宁王叛乱(藩国在江西)。
其实,王阳明完全可以不管宁王叛乱,因为此时他刚刚完成江西匪患平定,兵权已经上交,并在受命前往福建的路上。但王阳明敏锐地发现了宁王叛乱的巨大危机,一旦宁王叛乱出了江西,将目标瞄准南京,那将在大明帝国掀起轩然大波。
时间紧迫,容不得王阳明为个人的前途考虑,他毅然返回江西,孤身一人招募义兵,并以朝廷名义,发出檄文。正是这个假檄文,迷惑住了宁王朱宸濠,使他误以为朝廷平叛大军到了,一直不敢挥兵南京,错过了与王阳明决战的时机。
十几天后,当朱宸濠发现上当了,率军一路北上准备攻打南京之时,王阳明已经拥有八万士兵,他避实就虚,突然袭击宁王老巢南昌,逼得朱宸濠不得不放弃北上,回师救援。
一切都在王阳明的意料之中,当朱宸濠行至鄱阳湖,遇到了王阳明的伏兵。三天水上大战,宁王朱宸濠做了俘虏。而此时,北京平叛的人马刚刚出发。
朱宸濠的叛乱,对大明帝国来说就是一场巨大危机。不难想象,只要王阳明稍稍有一点私念,不主动揽责,朱宸濠一旦攻克南京,恐怕就是一场荼毒生灵的天下大乱。
除了平定朱宸濠叛乱,王阳明还承担了江西、福建一带的匪患,及广西断藤峡叛乱。王阳明拖着病体,完成叛乱平定后,就在归途中溘然长逝!
三、龙场悟道创“心学”阳明立言
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地位毋庸置疑,后人将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为儒家,四大里程碑式人物。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称阳明心学为“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被誉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杜维明先生说:“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
传奇王阳明对今人的影响阳明心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实践价值,对于每个人生活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有专家认为,近五百年来,能够把学问与个人生活和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的,只有王阳明和曾国藩。
正因为如此,阳明心学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人最实用的人生教科书。比如曾国藩一生以王阳明为师,毛主席也是阳明心学的践行者,日本人东乡平八郎有一句名言:“一生伏首拜阳明”。
阳明心学何以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根子就在王阳明认为心即是天理,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圣贤的本性,人只要固守本心,努力践行,就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王阳明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成功了,无数后人践行阳明心学,也获得巨大成功。
阳明心学不光有理论,还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比如,他在阳明书院讲学时,曾经留下阳明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嘉靖七年十一月,王阳明病逝于归乡的舟船中,临终前,弟子们问他有何遗言,他留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新谷节是什么族?
壮族新谷节: 广西大新县壮族民间农祀节日。每年农历十月收割完后的第一天,用新收获的糯米舂糍粑,同时杀鸡宰鸭祭奉神祖,以示庆丰。新谷节吃八朔糕、小豆饭,中秋节吃米团、栗子、青豆,秋分吃荻草糕、米饭团、什锦饭,秋收节吃亥子糕、小豆饭等。哈尼族新谷节: 七月,哈尼山区新竹挺秀、稻谷飘香,秋收即将来临──“新谷节”来到了。 新谷节”选在属狗的日子。 传说很久以前,哈尼人居住在一条大河边。有一年突然大水上涨,毁坏了所有的田地和村寨,卷走了五谷种子。人们没法再播种庄稼,处在绝望之中。这时,有一条大黑狗,游过了波涛汹涌的大河,给人们衔来了一束谷种。哈尼人从些又有了谷种,种植庄稼,才得以生存下来。为了记住狗的恩情,人们就把过“新谷节”选在属狗的日子里。 拉祜族的“接新谷节”: 拉祜族的“接新谷节”,也叫“尝新米节”,十分有趣。每年的农历8月15日家家都从田中收回少量黄谷,烤干后连壳舂谷,扬净而得的新米,加上老米煮一锅饭。先给狗吃,再给牛吃。给牛吃是慰劳牛一年辛苦;给狗吃,据说谷种是狗讨来的。最后人吃,边吃边祝祷,谷子多,讨个吉利,新米老米一同煮,新米接老米,永远吃不完。 景颇族新谷节: 居住在云南省的景颇族人,每年夏历八、九月谷子成熟后,家家要举行新谷节。节日前一天,主人拣一捆成熟的糯谷,用插满鲜花的背篓背回家中,摆在鬼门旁边。尔后邀请好友。节日这天,寨中男女老少和魔头至主人家,主人以酒迎客,互致问候。吃饭前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并由老人讲述谷子的来历。 传说,天地形成后有了人类,那时什么草都能长出米粒,由人们随便摘吃。人们不劳动就有粮食吃,对粮食也就不看重了。看见老鼠、雀鸟、野兽践踏米粒,人们不去赶一赶,还拿米粒舂成粑粑,拿又大又软的粑粑给娃娃当坐垫。天神看见了,非常生气,说人太作怪了,嘴上吃着,屁股坐着,真不象话!天神一发怒。就把米粒全部收上天去了。于是,人只得吃树叶、山果。狗饿极了,每天抬头望着天哭。哭了六天七夜,天神可怜狗,丢给狗一团饭。饭团才落地,就被填不饱肚子的人抢去了。天神看见了,连忙给米粒穿上衣服,变成谷穗丢到地上,人就用饭团跟狗换来谷穗栽种。 稻谷扬花时,风把谷魂吹到天上去了,稻谷就长不好。狗就日日夜夜对禾叫,最后把谷魂叫到了地上,稻谷才长好了。因此,居住在云南省陇川县的景颇族人对狗很感激,每到吃新米饭时,总要先喂狗,并把吃新米饭这天叫作“新谷节”。
你是否赞同双休日把耽误的课补上?
用双休日补课比较合适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形势还不明朗,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拐点,开学的条件还不具备,推迟开学已成定局。
南方原计划2月10日、2月17日开学的省份,都已经决定推迟开学。未到原计划开学时间的,也在考虑是否推迟开学。
学校推迟开学,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补耽误的课程?
我认为可以用双休日把耽误的课补上,这是一个很合适的安排。
用双休日去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一周上六天课,周日休息;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周六、周日各上半天。从生活安排上课,第一种办法比较好;从学习效果上来看,第二种办法比较好。可能多数人会选择第一种方法。
有人提出用暑假来补耽误的课程,我不太赞成这样做。原因是,夏天天气太热,教室里也没有空调,四五十人挤在一个教室里,像个蒸笼似的,容易中暑。特别是南方的省份更不适合用暑假来补课。另外暑假补课,和下个学期就连上了,学生没有了休整时间,会影响到下个学期的学习效果。
还有人说,用双休日补课,会影响到培训机构的教学,甚至会导致一些培训机构倒闭。我认为非常时期,需要服从大局,培训机构必定是我国教育的补充部分,不是教育的主体,在特殊情况下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必要的。本人就在培训机构工作,我还是可以理解这一点的。
其实,如果因疫情耽误的课程不多,也可以采取每天多上一、两节课的办法来补课。我们地区的小学是下午4点放学,中学是5点放学。小学延迟到下午6点放学,中学延长到下午7点放学。每天补2节课,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方便家长下班后接孩子,又不会影响培训机构的工作,
总之,教学时间可以调整,但教学内容不能减少。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补课。
既要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这才是正确的工作方针!
安全第一,搞好学习!抗击新冠,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