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星宿坐标,你知道谁是他法力最强的徒孙吗?
在封神演义中,鸿钧道祖是仙界辈份最高的神仙,他的门下共有三个弟子,他们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对于这三个徒弟,鸿钧道祖悉心教导把自己的所有本领分别都传授给了他们。在三个徒弟学成之时,鸿钧道祖让他们下山自己去开山立派。
在三个徒弟下山前,鸿钧道祖把他们叫到分宝岩,给他们每个人都分了很多法宝。除此之外,鸿钧道祖还给了他们三人一个装满金丹的葫芦,并对他们说,这里的金丹是留给他们送给将来徒弟的,一个徒弟只能给一颗,让他们自己挑选。
大徒弟太上老君嫌收徒弟麻烦,于是就象征性地拿了一颗金丹;二徒弟元始天尊想着徒弟在精不在多,于是他也就拿了16颗金丹;三徒弟通天教主想着徒弟当然多多益善,于是他就把剩下的金丹都留了下来。就这样三个徒弟拿着所分得法宝和金丹,辞别师父鸿钧道祖下山去了。
之后,太上老君开创了人教,收了一个徒弟玄都大法师;元始天尊开创了阐教并收了包括“南极子、云中子、十二金仙、申公豹、姜子牙”在内的16个徒弟;通天教主开创了截教,收了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四名亲传弟子,之后又收了赵公明、三霄娘娘(云霄仙子、碧霄仙子、琼霄仙子)四名外门弟子,此时的通天教主已经有了8名徒弟,但他葫芦里的金丹还有很多,于是他就把剩下的金丹一起都洒向了山川河流。于是,在通天教主的截教中就出现了各式各样“披毛戴角,横骨插心”的徒弟。
就这样,鸿钧道祖的所有金丹就算都“名花有主”了,而他徒孙的人选也就都尘埃落定了。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在鸿钧道祖的众多徒孙中,谁的法力最强呢?
理论上来说,太上老君唯一的徒弟玄都大法师应该法力最强,因为他毕竟是太上老君一对一教出来的,然而由于玄都大法师在封神大战中并没有出过手,因此就不拿他作比较了。
在元始天尊的16个徒弟中,南极子和云中子在封神大战中并没有太出色的战绩,由此可见他们的法力也是一般;十二金仙在黄河阵被三霄娘娘打的全军覆没,因此他们的法力也不行;剩下的申公豹、姜子牙甚至连阐教的三代弟子都不如。由此可见,在元始天尊的徒弟中也没有最强者。
在通天教主的众多徒弟中,有三个(组)人的法力最强,他们分别是:硬抗番天印的多宝道人;让阐教十二金仙全军覆没的三霄娘娘;令阐教门人束手无策的孔宣;
多宝道人是截教的大师兄,他曾硬抗了番天印的致命一击,要知道番天印只有用四方旗这样的顶级法宝才能镇住,因此来说,多宝道人的法力已经能达到准圣人级别了,也正因如此,在摆诛仙阵时,通天教主才放心大胆地把诛仙四剑给多宝道人,让他掌控全阵。
在这一战中,多宝道人正面挑战了太上老君,虽然最终被打败了,但足以说明他的法力非常强。
三霄娘娘即云霄、碧霄、琼霄,她们因为兄长赵公明被阐教残忍杀害,因此摆下了九曲黄河阵来对付阐教,之后还用混元金斗捉拿了阐教十二金仙和众多三代弟子。元始天尊眼见徒子徒孙就要都命丧阵中,于是就和太上老君一齐来到阵前,两人合力破了阵,并杀掉了三霄。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两位圣人联手才能打败三霄,由此可见三霄的法力也都在准圣人级别!
孔宣兵阻金鸡岭拦截姜子牙大军伐纣,他所倚仗的法宝就是能收万物的五色神光,因此在对战过程中,阐教门人的法宝多数都被孔宣收了去,就连燃灯、陆压这样的准圣人也在孔宣跟前吃了大亏。后来西方教的准提道人前来帮阵,最终现了法身才收服孔宣。
准提道人现法身收孔宣,也就是说他放了绝招才收复孔宣,由此可见,孔宣的法力也达到了准圣人级别。
在这三组准圣人中,三霄被处死,孔宣沦为了坐骑,而多宝道人最后经过修练实力由准圣人提开成为了圣人(如来佛祖),由此可见,多宝道人的法力在鸿钧道祖的众多徒孙中才是最强的。
为什么封神榜和西游记里面有很多神佛等等都类似又有区分?
神仙、佛、散仙,所有的这一切,都来自于创造元灵,创造元灵身份神秘,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
创造元灵有四个徒弟,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君。
先说鸿钧老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是他的徒弟,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曾经一气化三清,特长是喜欢收藏宝贝,也制造宝贝,《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宝物都是他捣鼓的,元始天尊的真实身份是盘古,他创立了阐教,他门下的玉虚十二门人很有名,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都是他的徒弟,而通天教主创立了截教,玉帝手下的十二星宿、雷公电母等都是他的门人,另外还收了很多惹是生非,不务正业之徒,比如申公豹。
其次是混鲲祖师,他虽然只有两个徒弟,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但这两个徒弟都太有名了,他们创立了西方教,接引道人就是如来佛祖,他在六道轮回时投胎于迦毗罗卫国王子,变身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天资聪颖,一生修行,在一颗菩提树下悟通一切,修成金身,在西方教的基础上成立了佛教,后人尊称为“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元始天尊门下的文殊、普贤、慈航等都投身他门下,成为菩萨。而准提道人就是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父,他的法力不在如来之下,身份神秘,两人同在西牛贺洲,如来却不知道他的存在。
再来说说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女娲娘娘是个人首蛇身的怪物,她最大的贡献是用泥巴造出了人,并且完成了一项补天的大工程,同时留下一个会生猴子的石头,为《西游记》埋下伏笔。至于陆压道君,生性无拘无束,喜欢自由自在,他不收徒,不修行,不参与政治斗争,身也不在三界五行中,没人知道他的去向。
回头再来说《封神榜》和《西游记》,《封神榜》是道教的一场内斗,阐教和截教争夺道教正统的斗争,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间的斗争,双方借人界武王伐纣,暗中角力,拼的你死我活,最终以阐教胜出而结束,通过封神,各路神仙经历了一场大洗牌,重新排定座次。《西游记》其实是佛道之争,以玉帝和如来为代表,表面上双方称兄道弟,暗地里争权夺利,唐僧等四人取经是如来策划的一场好戏,通过取经事件,玉帝和如来都想收买人心,扩大自己的地盘,最终无法无天的猴子和玉帝手下的两位大神都投奔如来门下,如来的徒弟金蝉子也通过修行更上一层楼,可以说如来是赚的盆满钵满。
这场戏,如来是导演,唐僧和猴子是主演,八戒最佳配角,沙和尚最佳龙套,玉帝领衔道教众神仙全程围观,加油打气。双方其实都有获利,就是通过取经事件重新划定了势力范围,各路神佛都排好了座次,立下了规矩,玉帝和如来的权力更稳固了,可以说皆大欢喜。
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打得过观音菩萨吗?
《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与观音菩萨有过一次间接交手,太上老君完胜。但是,这两大神仙之间并没有真正打过,而且,从《西游记》文本中看,似乎观音菩萨的风头要远远盖过太上老君。
这就奇怪了,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教派地位要高过玉皇大帝,为何反倒不及佛门的菩萨?莫非,观音菩萨的本事要比太上老君大,太上老君打不过观音菩萨?
太上老君斗法赢观音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庭无人制服。天庭是道家的天庭,观音菩萨却来管闲事,给玉帝出主意,调灌口二郎神前来助阵。二郎神的本领虽然略高于孙悟空,但也无法活捉孙猴子。天兵天将与二郎神一齐围攻,也奈何不了齐天大圣。
观音菩萨似乎感到很没面子,便决定亲自出手。菩萨出手便出手好了,却偏偏要挑战一番太上老君,观音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
孙悟空是大圣,二郎神是小圣,决计拿不住孙悟空的。观音菩萨脸上挂不住,嘴上却不认输,企图亲自动手找回面子。而且,观音专对老君说,也有藐视道家无人之嫌。
太上老君焉能不知观世音菩萨在跟自己叫板?忍耐很久的老君终于要出手了。面对观音的挑衅,老君反诘道:“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
观音颇为自得地答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太上老君听了观音的话,恐怕心中暗自讥诮,说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老君的意思很明白,算了吧,你的法器不过是个一碰就碎的瓷瓶,制服孙猴子,还得看贫道的。
观音也不服气,又反问道:“你有什么兵器?”老君也不答他,只说了三个字:“有有有”。这三个字让观音无言以对,他如何知道道家老君的法力?果然,太上老君掏出金刚琢,一击命中,帮助诸神拿了孙悟空。
观世音菩萨藐视天庭,不把道家头号神仙放在眼里,在太上老君面前自讨没趣。这场斗法,太上老君完胜。
从这场佛道斗法来看,道比佛高。既然如此,太上老君为何不早出手制服孙悟空,为何要借机打压观音菩萨呢?
观音菩萨在道教中的地位极低《西游记》第一回写的是孙悟空出世,然后到西牛贺洲灵山学道。孙悟空是如何出世的,又是拜谁为师学道呢?
吴承恩从混沌初开,盘古开天地说起,孙悟空是道家“灵根”所孕育,其根源出自道家。但是,这个道家仙山孕育的灵猴,却是佛祖“心性”所修持。故而,《西游记》开篇故事的回目就是“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讲的是两则故事。
四大名著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以“则”划分章节,后来,才合并两则成一回书,一回书是两则故事。《西游记》第一回的第一则故事讲的是道家灵根孕育孙悟空,第二则故事讲的就是孙悟空到佛门学道,是为“心性修持”。
孙悟空出了花果山,漂洋过海去寻仙访道,不料,进入的却是佛门。“灵台方寸山”就是灵山,斜月三星洞才是“心”,此地是佛门之地,孙悟空入了灵山之心,也就是如来佛祖之心。这段故事,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即佛祖借助道家的灵根修持心性,然后唤回心性,在灵山继续练心。
然而,书中给孙悟空安排的师父似乎不是佛教大神,而是道家大仙,也就是大觉金仙菩提老祖。其实,孙悟空学道,与老君斗法观音一样,写的都是佛道之争的故事,菩提老祖就是如来佛祖。
吴承恩有一首专赞菩提老祖的赞诗,开头两句写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菩提老祖就是大觉金仙,大觉金仙就是如来佛祖,也就是“西方妙相祖菩提”。
在此,吴承恩暗中引用了《宋史·徽宗本纪》的记载:宣和元年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佛教被宋徽宗并入道教,佛祖降为道家的大觉金仙。所以,吴承恩说“大觉金仙没垢姿”,佛祖遭到了玉皇大帝长子道君皇帝的羞辱。
观音等菩萨就更惨了,比道家的仙人地位还要低,不过是“大士”而已。宋徽宗革佛,以道教同化归化佛教,佛教大神全部被降格使用,僧人改做“德士”,在道士之下,“大士”只比“德士”高一点点,大致与道士齐平。
从普通道士,到太上老君,中间不知差了多少级别,观音大士在道家的地位简直太低了,他如何能与太上老君斗法,连资格都没有呢。但是,《西游记》中,观音又为何敢于叫板太上老君呢?
佛祖都不敢得罪太上老君佛家被道家欺负,佛祖便要洗去“垢姿”,对道家实施反击。因而,不断“炼魔”,炼出了孙悟空这个心魔。也就是说,孙悟空是佛祖的心魔,大闹天宫实际上是佛祖的心魔在作祟。故而,佛祖接到玉帝的告饶之后,便对灵山大众说,他要去天庭“炼魔”。佛祖借助“炼魔”之机,与天庭达成一致,开始了佛法东渐。
玉皇大帝一直疏忽佛祖寄寓在道家源流中的心性,或者他早就知道这件事,只是玉帝也有心魔,借佛祖之心魔清理天庭。
《西游记》中有几个让人成仙的道具,其中,最厉害也是数量最多的,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假如长期纵容王母,不仅神仙要塞满天庭,那些已经成仙的道家诸神,也终将在蟠桃会上成为王母的势力。于是,玉皇大帝装聋作哑,故意让猴子看蟠桃园,借助佛祖的心魔实现自己的清理神仙队伍的心愿。
玉皇大帝在教派中的地位低于太上老君,但他却是天庭的主宰者,老君反倒变成了灵霄殿前的臣下。太上老君当然知道孙悟空的来历,当然也能洞悉佛祖、玉帝之心魔。故而,他不会出手阻止孙悟空。天上所有的神仙似乎都打不过孙猴子,其实,也是配合玉帝做戏。假如不是配合玉帝做戏,为何西行途中,孙悟空多次求助道家神仙,帮助他制服妖魔呢?孙悟空干不了的事,道家往往有办法,这就是“道高”。
太上老君似乎不愿参与这场佛道之争,但是观音菩萨却乘机反击,老君便不得不出手了。纵然是佛道两家共襄取经大业,但观音菩萨实在是太轻慢道家了,逼得老君给他点颜色看看。
孙猴子保着唐僧西天取经,太上老君也曾出手为难,守金炉的童子化作金角、银角大王,七星宝剑、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芭蕉扇、幌金绳几件宝物让孙猴子奈何不得。这场磨难,其实是观音从老君那里“借”来的,观世音手上有这么多宝贝吗?
老君的坐骑化作青牛精拿着金刚琢,竟然连佛道两家都没有办法,由此可见老君在《西游记》中的道法有多高。谁都制服不了青牛精,孙悟空先去灵霄殿告御状,要查天庭是谁下界作妖。玉皇大帝再次装聋作哑,隐瞒真相。即便是玉帝真的不知道是老君的坐骑下界,那也证明太上老君的法力很大,无需报告玉帝便可亲自行动。
玉帝不敢管老君,孙猴子无可奈何,便嚷到了灵山。佛祖当然知道青牛怪的来历,但却不敢亲自动手,便派十八罗汉以金刚砂去对付。十八罗汉动身时,佛祖暗中留下两个罗汉交代,如果打不赢青牛怪,就让孙猴子去天庭请太上老君。
十八罗汉到了金兜洞,十八粒金刚砂瞬间便被青牛怪收走。此时,两个罗汉才传达佛祖指令,让孙悟空去请太上老君。老君一到,青牛怪便显出原形。
佛祖都不敢得罪太上老君,十八罗汉金刚砂根本就不济事,观音菩萨又怎么能够打得过太上老君呢?
诛仙3魔青罗星宿怎么弄?
连星,就是开锁,穿上装备打开星宿有7孔,其中有6孔是锁的,需要连星 去开锁占星就是洗那七个孔的,随机出的有萤惑 重华 等 建议开到第六或者7再去占星,不然就浪费了,占星貌似对锁着的孔无效有镶嵌了星辰不能洗孔就是不能占星 要拿下来才行,占星就像戒指洗插槽一样,然后镶嵌的星辰,主属性不能一样,副属性可以一样,这样能镶嵌,要是主属性一样,两个星辰只能镶嵌一个比如两个萤惑星辰,主属性都是气血固定值,那么不管副属性什么样,都不能同时镶嵌在一件装备上
为何被悟空打碎后满天神佛惊慌失色?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阻路小雷音寺,遭遇到的就是这个神通广大的假佛祖黄眉大王。由此,上演了一出天庭二十八宿+真武大帝龟蛇二将与五大神龙+国师王菩萨弟子校长太子和四大神将+美猴王组合拳对峙黄眉老怪的好戏。黄眉老佛的犀利之处,重点并不是他本身的修为,而在于他手中握有的两件宝贝,就是金钹和人种袋。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所谓的金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如此犀利,分分钟就把神人仙佛三界周知的鼎鼎大名的齐天大圣美猴王孙悟空给隔空罩住,叫猴哥都无计可施,不得已舍下老脸求人呢?这个东西太神奇了,被广大西游迷们称为是整部《西游记》小说中数一数二的宝贝。嗯,打破沙锅问到底,搞清楚这个宝贝太有意思了。
更为有意思的是,这个出自东来佛祖笑弥勒之手的纯金打造的宝贝,居然被猴哥一棒子给打碎了,就这么碎了!猴哥的这个举动,直接导致诸天神佛面面相觑,惊慌失措,进退失据,扼腕嚎啕,不知所以然,而猴哥跟个没事人似的,迥然不同与其他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长公子扶小苏出品,必属精品。本公子邀你一起来抽丝剥茧,逐层分析,揭开这个神奇而又有点搞笑的秘密——金钹的前身今生与虚空破碎的惊悚之谜。
第一、金钹的前身今生:弥勒佛的金钹到底是个什么来路,何物所造,何等金贵。(一)证道之宝。
亲,你是知道的,诸天神佛,包括各种修道的妖魔鬼怪,他们藉以吃饭的家伙,无非就是怎么两样:本身修为+各种宝贝。嗯,这很符合神仙道内外兼修的路数。
所谓的宝贝,对于他们来说,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真相是,神人仙佛成就道果,往往需要和某种宝贝一起修炼,这样,人和物,等于是不可分离的存在,是浑然一体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功力倍增,暴击率大大提升。这就是传说中的证道之宝。
燃灯古佛靠的是二十四颗定海珠,如来佛祖有神奇的紫金钵盂,道祖太上老君有号称天上地下第一的金钢琢,观音菩萨手托玉净瓶和杨柳枝,就是穷得叮当响的镇元子大仙也有套袖里乾坤的好衣裳,猴哥也得靠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
这个能罩住猴哥的宝贝金钹,正是东来佛祖笑弥勒的这样一个宝贝,对他来说,可以说是意义重大。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呢?你我一起,接着往下分析。
(二)道行修炼与法器锻造。
小沙弥身负继承如来佛衣钵的未来佛使命,从传说中的神奇之地兜率天投胎降生,呱呱坠地,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修炼历程。那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向佛之心,矢志不渝。
可是呢,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他急切需要找到一把趁手的陪练宝贝。
某日,弥勒佛在须弥山上打坐累了,就打算下山溜达一番。刚走到山脚下,他就看到一大块金灿灿的东西。哇,不得了,一大坨24K赤金闪烁在一片低洼的河水中。这可是好宝贝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嗯,弥勒佛就心说了:“好材料,拿来打造个宝贝加持修炼,就是它了。”
他跑到水边,正要下手,冷不丁一个巨型怪兽又蹦又跳地对他咆哮,示威。
原来,一只巨兽端坐在这块赤金上,这里居然是这个怪兽的栖息之所,是它的地盘,它也在修炼仙道。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只怪物也是上古巨兽,唤作噬地青蛙。
噬地青蛙是什么物种呢?亲,你还记得吧?曾经有个史前巨兽,就叫做吞天蟾蜍。吞天蟾蜍也是只洪荒神兽,曾经一度在上古大洪水中兴风作浪,特别是喜好喷射一种毒素,无端伤害了很多生灵。天帝震怒,看不下去,就把他降伏,镇压在月宫,也就是广寒宫里。嗯,就是所谓的广寒宫金蟾蜍,也叫俗称金蛤蟆。据说它就喜欢吸食金砂,后来也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被南来北往的商贾,生意人摆设到店铺里,做了吉祥物,求财的意思。后面收服青蛙,弥勒佛也有财神的意思了。
弥勒佛面前的这只巨大的怪兽,就叫做噬地青蛙,它原本是吞天蟾蜍的一个孪生兄弟,也是一只神奇的上古洪荒神兽,它也喜欢金疙瘩,靠吸食金水金砂来增进修为。此时此刻,噬地青蛙也已经修炼成道,到了一定的程度,拥有巨大的神通和能量。
噬地青蛙鼓着腮帮子,呱呱地对着弥勒示威,然后就出手了,张嘴就要吸弥勒,想把弥勒佛吸进肚子里。
亲,这个场景,你是不是有点眼熟呢?没错,聪明如你。当年如来佛祖在大雪山练就丈六金身的时候,在即将成佛的关键时刻,他就被上古神兽飞禽之长凤凰的后裔孔雀给生吞过。孙猴子的师父菩提祖师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修仙得道,就是”夺日月之精华,侵天地之玄机“,结果是”神鬼难容“。所以你看,这弥勒佛的遭遇也是如此。
说时迟,那时快。弥勒佛一个纵地金光,躲开了噬地青蛙的一顿疯狂扑腾,强忍着响彻天地、震耳欲聋的青蛙呱呱声,后发制人,一顿拳打脚踢,把他给降伏了。亲,你应该有所记忆,《西游记》对黄眉大王的介绍,所谓两道黄眉,就是青蛙身上的那种黄色的道道,纹身;而且,黄眉大王的头是扁形的,上面还戴了个金箍圈——这无疑是弥勒佛降伏它的一个铁证,如来交给观音三个金箍圈,也是这样的作用嘛。嗯,猴哥一个,黑熊精一个,圣婴大王红孩儿一个,谁戴谁知道,那叫一个酸爽。然后,弥勒佛就把金子挖出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锻造,就打造出了个神奇的宝贝——金钹。这就是金钹的由来。
(三)金钹与敲磬童子黄眉怪。
本公子认为,小雷音的黄眉怪,这个弥勒佛跟前的敲磬童子,就是那只被降伏的噬地青蛙所化。这是怎么说的呢?
不信你看。孙猴子搬救兵,他找的都是什么人呀?嗯,天庭二十八宿,亢进龙带队,都是天河里的人物,特别是亢进龙,一条龙嘛,水性自然没得说。真武大帝派出的是龟蛇二将和五大神龙,国师王菩萨调遣的则是校长太子与四大神将,包括真武大帝和国师王菩萨本尊在内,他们可都是妥妥的水上神仙。难怪五方揭谛提示猴哥这么做,找降伏过水母娘娘的国师王菩萨这样的角色,所谓一物降一物,这就是对症下药,针对这只上古巨兽青蛙的。
嗯,事实就很清楚了。弥勒佛降伏了噬地青蛙,然后收他做了敲磬童子,金钹的声响,就是拿来震慑青蛙的呱呱乱叫的。后来,这只金钹也成了弥勒佛的一种法器,证道之宝。
至于后天人种袋,那是接引佛送给弥勒佛的。作为接引佛,他负有考察、引度佛陀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果位的责任。弥勒佛凭借自身加金钹的修为,得到了接引佛的认可,才进入佛祖视野中,后来又被赋予肩挑佛界未来的重任。不信你看,取经人唐三藏一行到达灵山大雷音寺,就是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接引佛给引渡,然后成佛成圣的。弥勒佛后来号称布袋和尚,这都是后话,你没有金钹这样的宝贝,没有一定的潜力,接引佛怎么会把他的人种袋随便送你呢。
第二、金钹破碎之后的隐喻:当如意遇上如意,诸天神佛惊慌失措的一万个理由。当亢进龙率队二十八宿星辰把猴哥从金钹中解救出来的时候,暴跳如雷的孙悟空抡起如意金箍棒,急不可耐地一棒子把金钹给打了个粉碎。猴哥是那个得意的笑,二十八宿,诸天神佛可就不一样了。猴哥天生顽劣,天不怕地不怕,肆无忌惮,无所顾忌,从来都是不讲规矩的怎么个神圣;其他人可就惨了,他们就心说了:”我们好心来帮忙,得,结果是好事做了一半,坏事倒干到底了。“这是几个意思呢?
亲,你且继续来看——诸天神佛惊慌的理由所在。
(一)二十八宿怕得罪大领导玉帝:工作没做好。
亲,我们一起来脑补一下。当孙悟空念咒语拘传五方揭谛到天庭搬救兵的时候,玉帝想都没想,就大笔一挥,直接点名二十八宿去。很显然,一个是玉帝这个高人早就窥探到整个所谓西天取经计划这个大布局了,他心知肚明,知道小雷音寺这一劫难的布局,就是东来佛祖手下黄眉大王作妖,来凑数;另一个层面,则是叫二十八宿点到为止,友情为重,毕竟弥勒佛可是未来佛,将来的三界地位不是一般的尊贵,手下留情是必须的。换言之,二十八宿的使命,就是把孙悟空从金钹里解救出来,这就够了,这也是底线。
结果,不成想,猴哥出手砸场子,直接一棒子把金钹给打了个稀巴烂,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猴哥下手忒狠了,二十八宿可不就傻眼了嘛!玉帝叫他们来帮忙,解救猴哥出金钹,就是跟黄眉大王耍几套对台戏,也没任何问题。可是呢,玉帝可真没要他们把弥勒佛的宝贝也弄坏的意思,更别说直接砸碎了。猴哥可以打碎金钹,其实他们也完全可以,二十八宿也是玉帝亲封的神将,他们的武器也足够犀利,单单一个奎木狼、黄袍怪,你就见识过他们的本事。当初救孙悟空,猴哥就叫他们直接打破金钹,可是,他们不敢啊!这不是玉帝的意思,他们没得到这样的指示,也犯不上这样做,不过是领命帮忙而已。
好么,金钹叫猴哥给打碎了。这叫他们怎么给玉帝交代呢?玉帝,作为三界主宰,那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口含天宪的怎么个顶级神圣。猴哥不是很厉害嘛,大闹天宫,还不是余地一句”请如来“就给镇压到了五行山下整整五百年吗?卷帘大将,天蓬元帅,一个是玉帝身边的大红人,一个是八万天河水师的大元帅,一言不合,玉帝就把他们给贬下凡间,作妖作怪。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这,想想都后怕。所以,二十八宿可不就惊慌失色,不知所措了嘛。
(二)当如意金箍棒遇上如意金钹:牵涉到道祖和弥勒乃至天庭和西天的某种”明争暗斗“,有伤和气。
这一点似乎就更严重了。
我们来看下这个事件中针锋相对的一对宝贝——金箍棒和金钹。
亲,聪明如你,猴哥手中的棒子,就叫做如意金箍棒,重达13500斤,这是道祖太上老君亲手所炼,子啊兜率宫的如意八卦炉炼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宝贝。之所以叫如意金箍棒,是因为这根神奇的棒子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大如须弥,小如芥蒂。大可上达九霄,下彻九幽,小可化作绣花针,塞进猴哥的耳朵里。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如意如意,如你所愿,心有大小,随之变化。
弥勒佛的金钹,也是如此,也可以叫做如意金钹。
不信你看,当猴哥被金钹罩住的时候,他在金钹下面,使尽了浑身解数,也跑不出去。孙悟空变大变小,金钹也随之变化。嗯,真相了,金钹也是”如意“制品。得,这等于是”如意“遇上了”如意“,如意金箍棒遇到了随心铁杆兵。
亲,你且来看。这道祖的如意金箍棒在佛祖的金钹里愣是发挥不出来任何作用,捅不破,躲不过,这就叫道祖很没面子了吧。反之,当如意金箍棒在外面轻松秒少金钹,把金钹给砸成脆片,这叫东来佛祖也有点无趣了吧。
遥想当初,诸天神佛合力擒拿美猴王孙悟空的时候,观音菩萨拿出来杨柳玉净瓶要先发制人,就被道祖给拦住了。太上老君就直接对菩萨说了,你这瓶子是瓷器,要是碰到我那如意金箍棒,可就惨喽,会成为一堆瓦砾残渣。道祖当然不会随便开玩笑的,既然他这样说,那就足以说明,金箍棒是可以打碎玉净瓶的。回头,观音菩萨就来了个针锋相对。五庄观医治镇元子人参果树一节,观音菩萨就对孙悟空说了,她曾经跟道祖赌赛,把杨柳枝放进老君的八卦炉里煅烧,然后拿出来,观音用玉净瓶里的甘露就把杨柳枝重新复原了,救活了。后面,还有更狠的。金翅大鹏雕的阴阳二气瓶,竟然被猴哥在里面给钻了个洞,钻破了。阴阳二气瓶,顾名思义,看起来,很有可能,也是李老君的杰作。菩萨算是借助猴哥之手,出了一口恶气。
你看,这顶级的神仙大佬们也赌赛啊!各自心里也都有个小九九,小心思,谁也不甘下风,神仙也是要面子的嘛。
这样的话,如意金箍棒打碎了如意金钹,不但在场的二十八宿心惊肉跳,就是在大罗天上围观的诸天神佛也看不下去了,这明里是金箍棒与金钹打斗,实际可是背地里道祖和佛祖的宝贝较量啊!所以,就连诸天神佛也个个面面相觑,呆若木鸡,一时间都傻眼了,连大气都不带喘的,肝颤。
三界更需要稳定,其乐融融,这样的欢乐场面不好嘛,干嘛做这么绝,直接把人家宝贝打成废品呢。这是二十八宿乃至诸天神佛惊悚的一个原因所在。
(三)金钹虚空破碎的不良后果——这可是弥勒佛的看家宝啊!
这一点,就主要是西天一方神佛的担忧了。
金钹作为弥勒佛的宝贝,随身修炼的心爱之物,和人种袋一起作为他的证道之宝,这样的宝贝怎么可以丢失呢?何况还是被打碎。
所以你看,诸天神佛,特别是西天佛陀们就坐不住了,惊讶之外,又多了几分恐慌不安。连东来佛祖的宝贝都如此,能被猴哥金箍棒给敲碎,他们也个个为自己担忧。再者,西天未来的继承人,弥勒佛的宝贝如此不堪一击,这不但有损西天的声望,更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当然,最后,弥勒佛又把一地碎金给复原了,重新成为一件金钹。这是他们当时没想到的,当时,他们的担忧和惊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四)对黄眉大王噬地青蛙的忧虑。
在吴承恩《西游记》这样的神魔小说设定中,神仙和他们的坐骑、宠物、童子有着这样的微妙关系:作为神仙的主人自然修为高深,他们豢养的各种类似司机、家眷这样的角色,也有着高深的修为。一不小心,他们就会溜到凡间作妖作怪,遗祸苍生。
这样的例子就不需要本公子多说了吧。简单举几个例子,你比如,观音菩萨的观赏鱼金鱼精,道祖的坐骑青牛精,等等。青牛精就很能说明问题。李老君就亲口说了,要是没有芭蕉扇,他也难对付手握金钢琢的青牛精。换言之,主人必须要留后手,至少,要有可以轻松克制他们的法宝或是其他什么手段。
后面国师王菩萨降伏水猿大圣,她就不敢轻易离开,这也足见,就是被降服的对象,他也随时都有兽性大发的可能性。嗯,所谓仙与妖,善与恶,一念之间,都是心魔,这就需要针对性地克制他的妖与恶的一面,宝贝,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我们有理由认为,黄眉大王这个敲磬童子,就是弥勒佛曾经在须弥山下一洼浅水里收服的上古洪荒神兽吞天蟾蜍的亲兄弟噬地青蛙。而金钹,既是弥勒佛的证道之宝,又是专门克制黄眉童子的宝贝。很有可能,弥勒佛就是给他量身定做的,用来压制青蛙法身震耳欲聋的呱呱叫的。洪荒巨兽青蛙的鸣叫,就跟地藏王菩萨坐骑谛听或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九灵元圣狮子精一样,一声咆哮,可以上达九霄,下彻九幽。
弥勒佛经过一番考察,思量,根据青蛙上下两片嘴,依葫芦画瓢,锻造了金钹这个宝贝。金钹一响,就可以完全掩盖黄眉童子的叫声,叫他不能发威,不能惊人魂魄,然后轻松制服。
好么,金钹给猴哥一棒子打碎了,黄眉大王等于是没了主人的克制宝贝,没了天敌,他要是溜走了,到处祸害人间怎么办?亲,你是知道的,当时的神仙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家跑出来的妖精,谁来搞定,其他人还真不方便插手。不信你看,取经路上所有有背景的妖精,都是被他们的主人收走的。
金钹破碎,主人来收,麻烦了。这也是诸天神佛惊慌失色的一个原因所在。一个美猴王大闹天宫就够了,没有人想再来个这样的大麻烦,太折腾人了,太平世界,坐在家里喝喝茶,下个棋,写幅字画,吟诗唱歌,他不香嘛。
后来,没有金钹的弥勒佛是怎么收服黄眉大王的呢?没错,聪明如你,弥勒佛也要借助孙悟空的手,在猴哥的手上写个”迷“字,用迷惑的手段,叫他吃了大西瓜,猴哥钻进他肚子里,搞事情,才最终搞定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要是弥勒佛金钹在手,那就简单了,大手一挥,金钹一响,万事大吉。
哪里还需要怎么一番多余费事的操作呢!
综上,作为弥勒佛的证道之宝,金钹和人种袋同样重要。黄眉童子原本是须弥山下的一只上古洪荒巨兽噬地青蛙,跟吞天蟾蜍是一对亲兄弟,就跟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和狮驼岭的金翅大鹏雕这样的关系一样。弥勒佛修炼,寻觅锻造宝贝的材料,他就看中了噬地青蛙占据的一块赤金,然后各种设计挖坑,用一套迷踪拳把青蛙给收服,然后锻造出了这个神奇的宝贝金钹。金钹破碎,意味着二十八宿没有完美无缺地执行玉帝的命令,同时,金钹对金箍棒,这也涉及到道祖和佛祖的某种赌赛,关系到神仙的面子问题。当然,这也更关乎到弥勒佛作为东来佛祖的威严和西天极乐世界的未来,也有可能失去对黄眉童子的控制,给三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此种种,各种角度,无论从神仙道的整体和谐,还是从个人利益考虑,金钹破碎,诸天神佛可不就惊慌失色了嘛。——趁着青春时光,种漫山遍野的鲜花和清香,然后,跟陌生人一起分享。天空海阔,有我的惬意,也送你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