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危险生物,一次核酸检测需多少费用?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稍有一点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网友们的火眼金睛,由于这次的疫情,“核酸检测”这一专业名词很快进入人们的视野,说白了,现在就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就是“核酸检测”阳性,那核酸检测需要多少费用呢,实验室又是如何进行检测的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次核酸检测需要多少钱?●根据湖南省官方发布的通告来看,是这样说的,公立医疗机构暂定为40元/人次(不含核酸检测试剂),第三方检测机构收费标准不高于160元/人次(含核酸检测试剂),该价格仅在疫情期间执行,疫情结束将自行解除,注意了,并非全国都是这个统一价,不同的省市价格可能稍有浮动,需以当地政府发布的公告为准。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讲,费用完全不用放在心上,为啥,因为国家都会给我们免费报销,注意了,是100%报销,针对此次的疫情,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应对,就拿我所在的这个地区来讲,只要你有发热、咳嗽、喉咙痛等新冠肺炎的相关症状需要就医,有120专门的负压车前去接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如果排除了要回家,只需拨打120,就会调配专门用于新冠肺炎防控的征用出租车免费送你回家,如果后续你还要去医院,都是免费进行接送,所以关于核酸一次检测需要多少钱咱都不用管,当你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时,完全不用顾虑,只需积极配合工作人员采集样本即可。
核酸检测需要经历什么过程?●我觉得有必要先和大家讲讲核酸检测的原理才更容易理解,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就是形态非常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肉眼更是无法直接观察。但每种病毒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序列,通过检测病人体内的病毒核酸,就可判断病人体内是否存在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不仅与试剂盒自身的检测准确性有关,也跟检测样本采集的时机和检测样本的类型密切相关,到了发热门诊或者是相应的检查室,医生会让病人张开嘴,用一个像棉签一样的拭子去擦拭扁桃体和咽隐窝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过鼻腔取鼻咽后部的分泌物,然后放到试管里面,再交给检验科去做相应的病毒核酸的检查。
●标本按照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好后由专人走专门的通道送至负压的实验室,检测人员接到标本后第一步就是要做灭活处理,防止病毒感染,一般会把实验室划分出三个区域,并根据区域流程开展流水作业,“先在第一区配试剂,然后在第二区对灭活样本提取核酸并加入试剂,之后通过传递窗到第三区进行PCR扩增检测并出具结果”。
●注意了,对于确诊一个新冠肺炎患者,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就怕因标本采集不规范或者没有采集到,所以诊断上对于确诊患者要求做两次核酸检测,间隔至少24小时,24小时以后如果再次阴性的话,我们就说患者传染性不大,回家以后再要居家隔离,两个礼拜再来进行检测。实际上是反复确认的一个过程,防止出现问题,如果是确诊患者经治疗后出院的话也是要做两次核酸检测,原因就是主要避免患者回去了以后,再给其他人带来感染,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的是荧光PCR法,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
综合总结●其实不光是医护人员,这些在实验室里面直接操作、检测的工作人员也是近距离的在和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而且他们也要穿防护服、隔离衣、戴着很闷的N95口罩,做检测时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他们都是在背后默默的在奉献,尤其是我国在疫情最高峰时他们的工作量肯定是非常之大的,而关于这批工作人员的报道却非常之少,他们也是英雄,如果不是他们背后默默的付出,哪来一个个的核酸阳性病例、阴性病例,今天确诊多少,治愈多少,我们不要忘记他们,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垃圾分类后是怎么回收处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垃圾垃圾随处可见!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管理管理者,首先从自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收集便于统一管理,一方面可以把有毒有害的东西区分开来处理,杜绝垃圾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回收利用,提取有用资源循环使用。减少有毒害的垃圾进入地下或空气中,污染土壤、河流、地下水以及大气等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杜绝这些垃圾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障人居住环境的清洁优美。生活垃圾分为三大类:有害垃圾、湿垃圾(有机垃圾)、干垃圾(无机垃圾)。目前处理垃圾主要采用分类进行回收,堆肥,填埋,焚烧四类。
上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强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哔哩哔哩9.8分,胡歌免费配音,实在很赞!
这部纪录片以书为题材,记录快时代里的爱书之人,捕捉和书有关的精彩故事。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刚开始都是冲着胡歌配音去的,却没想到被这部纪录片彻底圈粉。
整部纪录片不长,一共5集,每集半小时左右,讲述与书相关的故事,无形之中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
1、第一集《书海编舟记》:致敬书籍幕后工作者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而编辑、译者这样的书籍幕后工作者则是为我们建造避难所的工程师。在他们的努力构建下,我们见证了一本本书籍的诞生,并从中汲取营养。
《书海编舟记》讲述了三位书籍幕后工作者的故事,他们分别是豆瓣秃顶会会长、后浪文学主编朱岳老师、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老师和北大外国语学院老师、《百年孤独》译者范晔老师。
第一个故事里的朱岳老师,穿着印有“精神恍惚”的黑色T恤,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丧,但内心却始终有一腔热血,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文学理想。
第二个故事的俞国林老师,曾经在2017年获得了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编辑奖,但他坚持将10万元奖金捐给了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
纪录片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板凳一坐一辈子冷。俞老师能编能写,尤其专注于史书材料。在制作一本好书时,他的眼睛里是有光的。
第三个故事里的范晔老师,大家应该会比较熟悉了,毕竟畅销书《百年孤独》译者的这个称号就足以让人叹服。
原本以为能够将《百年孤独》这样的世界名著翻译出来的译者,应该是发须皆白的老教授了,没想到范晔老师如此年轻,就有如此高的造诣。
2、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旧书市场的别样情缘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故事,不仅仅是书籍本身讲述的故事,还有与书籍相关的人或物的故事,尤其是这些旧书承载着的历史风味。
《二手书的奇幻漂流》分别记录了旧香居店主吴雅慧、乐开书店的的蜗牛和lulu以及书籍收藏爱好者陈晓维的别样情缘。
旧香居是台北各路文化名人经常聚集的地方,而吴雅慧则是书店的第二代掌舵人,她扮演着一个类似主持人的角色,为爱书者提供相关的文化信息。同时,她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传承和革新上取得平衡,并通过旧书展览等方式,传播书籍文化。
乐开书店的蜗牛和lulu是一对可爱的情侣,喜欢旅游,喜欢书籍,然后他们就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开设移动书店,带上书籍去旅游。
在旅游途中,他们在各个地方摆书摊,寻找书籍的有缘人;同时,他们还在在线上做图书漂流活动。他们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既有趣又有意义。
最后一位爱收藏的陈晓维,也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慢慢发展为专业人士。他起初只是把收藏当作业余爱好,后来却在不断的收集中感知到幸福,在书籍背后的故事中积累知识,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3、第三集《绘本中的奇幻世界》:重新认识大陆原创绘本
绘本大概是书籍中最可爱的存在了,这群做绘本的老师:蔡皋、熊亮、粲然,也是尤为纯粹和可爱。
“宝藏奶奶”蔡皋老师的楼顶花园和诗意生活让人羡慕,就像她的《桃花源的故事》一样,总是给人以生活的热情。
这本《桃花源的故事》是蔡奶奶和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共同绘制的,两人的友好交往甚至推动了中国绘本的快速发展。
熊亮老师的作品和他那独特的南方口音一样温柔,比如《和风一起散步》的细腻笔触,《二十四节气》的生动形象。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绘本推广人粲然老师的,她既幽默逗趣,又正能量满满,总是给人强大的力量。这大概也是她与绘本结下不解之缘的奥秘所在。
第四集《设计师的纸上王国》和第五集《快时代阅读指南》,分别阐释了书籍设计师的另类故事,以及快时代背景下珍贵的阅读风景。
而在这些故事背后流露出的书籍的美好、阅读的美感以及生活的魅力,都需要我们慢慢去探寻。
我是@冬月的书影小屋,陪你读书看电影,在小屋里说说心里话。
猪场发生非洲猪瘟该如何处理?
猪场发生非洲猪瘟该如何处理?
ASF从1921年肯尼亚确诊发生以来,到传入我国的将近100年时间,目前国内外报道来看,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猪只一旦被感染必死无疑,所以也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但是传染病都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才能传播,那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者缺少任何一个,疾病就不能传播,非洲猪瘟也遵循这一原则。
由于非洲猪瘟防控难度较大,因此三个方面都要注意。当疫情发生时,第一要素是隔离传染源,针对发病猪群或者疑似发病猪群必须进行隔离、消毒、捕杀、无害化处理,这是控制传染源。第二要素是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生物安全和人员、物资、车辆、动物等控制等措施,可以很好的控制传播途径。第三个要素是保护易感动物,目前畜牧业主要通过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和中药的非特异性免疫联合发挥作用。
1、 猪场应加强实施疫病监测排查
猪场近期应加强对猪群监测排查,尤其是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群出现类似猪瘟等疑似病例,猪场应该按相关要求逐级上报兽医主管部门。如确诊为 ASF 疫情,以便迅速动员国家力量和资源扑灭疫情,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将损失降到最低。
非瘟感染的早期会存在症状不明显及与猪瘟,蓝耳,猪丹毒等其他疾病类似的症状,光凭临床症状来判断非常容易造成误判,从而错过最佳处理时机。因此运用实验室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可以很好给防控非瘟提供保障。
2、 消除威胁隐患
重点防范周边的疫点、死猪填埋场、屠宰场、场外经过的车辆、人员、动物等,定期进行场区周围消毒,扫除“门外雪”彻底清除临近的风险点及其潜在污染区域,净化周边养殖环境。
3、严格的隔离淘汰
1)一次性淘汰发病母猪(超过30%,淘汰全栋舍)
发病前期表现:体温超过40℃,厌食、呕吐
发病后期表现:全身发红,耳朵发紫,出血点明显,便血,吐血,流产,病死周期3-5天,慢者10天以上
1)母猪拔牙式淘汰:发病一头,淘汰一头,周边3米以内母猪一起淘汰(考虑空气飞沫传播)
2)肥猪按圈淘汰(包括母猪大圈饲养):发病一头,淘汰整圈
4、 体温40℃预警淘汰原则
1)每日监测发病栋舍猪只体温,超过40度(厌食)必须淘汰
2)胶体金快速检测
3)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料、血清、鼻咽试子
5、杜绝治疗和原栋舍隔离
1)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后,凡是仍在原圈打针治疗的猪场,基本都是以清场而告终
2)发病一头处理一头,当晚发病,当晚处理,不要过夜
6、发病栋舍可设立隔断
非洲猪瘟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接触上了就发病、没有接触上就不会发病,所以只要阻止病猪分泌物(唾液、飞沫、尿液、粪便)的直接接触就可以阻止病毒传播。猪舍内将猪栏用彩条布,塑料薄膜,彩钢瓦格成小单元,定位栏每15头母猪隔开
7、 注意饮水消毒
1)改善通槽饮水问题:上游发病猪唾液能够通过水源感染下游猪只。建议:定位栏母猪料槽式用沙袋进行隔断,最好改成饮水器,防止饮水污染传播
2)饮水消毒:建议选择香连溶液、过硫酸氢钾、聚维酮碘、戊二醛(可饮水类型)
8、 及时清理发病猪只粪便、尿液
非洲猪瘟病毒能够在粪便中存活数周之久,粪便等猪群分泌物一定要定期清除,圈舍每天三遍
9、 减少发病栋舍人员流动
1)注意发病栋舍人员衣物、靴子,配备可替换物资
2)注意发病舍脚盆消毒液浓度,进入栏舍前更换水鞋
3)发病舍和未发病舍人员禁止流通
10、 适当提高母猪营养
1)妊娠限饲问题,需要适当改善
2)产后母猪恢复,营养需加强
3)适当补充种猪多维、氨基酸
11、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空气质量
做好保温和通风、减少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等,同时要做好猪瘟等重要疫病的免疫预防。
12、 注意体质差得猪群得淘汰,加大猪场母猪更新力度
淘汰生产成绩较差母猪,调整亚健康猪群,保证整体母猪健康水平
鱼塘投喂量大有机质多?
蓝藻爆发为何物?《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我们的老祖宗最讲究平衡,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创造一个平衡的水体环境。然而每个养殖户都有个致富梦想,养殖户普遍为追求池塘高产而过量投饵,水体积累了较多的无机盐,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富营养化的池塘在高温季节频繁爆发蓝藻水华,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油状水花,厚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整个水体散发出腥臭味。轻者鱼虾吃食不正常,严重时鱼虾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蓝藻水华爆发认识蓝藻在池塘中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念珠藻 、鱼腥藻 、颤藻等而危害最大的主要是微囊藻。蓝藻是古老的藻种,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有极强的生命力,有时与固氮菌伴生,可以在清瘦的水体中利用固氮菌合成有机氮使自己大量繁殖,有些蓝藻在被鱼类取食消化后依旧可以生长。蓝藻在水温17°C以下时生长缓慢,不会对鱼类构成危害。当水温上升到28°C 时,蓝藻很容易大量爆发。蓝藻的六大种类蓝藻在高温、强光照时聚集在水体表面阻挡了光线的透射,同时蓝藻又不停地向水体中分泌藻毒素,抑制了其他的藻类生长,也对养殖动物的肝脏产生毒害作用,使鱼虾中毒死亡。蓝藻死亡后又向水体中大量释放藻毒素,这种水人喝了都受不了,所以死掉的蓝藻比活着的蓝藻危害更大。蓝藻死亡之后,尸体被细菌分解,产生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消耗了水体的溶氧,会进一步使鱼虾缺氧死亡。预防为主我一直向养殖户朋友灌输防病胜过治病的理念,倡导“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所以建议前期就注意预防蓝藻爆发,下面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方法:保持ph在7.5~8.8之间蓝藻喜欢偏碱性的水质,有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味地使用生石灰消毒,致使水体pH升高,从而导致了蓝藻的爆发。所有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体pH在7.5~8.8之间,太低容易使细菌爆发,太高容易使蓝藻爆发。养殖过程中建议使用有机酸和乳酸菌平衡酸碱度pH。蓝藻更容易在高磷的环境中爆发,所以养殖前期使用化肥肥水时,多施用氮肥,少使用磷肥,将水体的氮磷比例调整到20:1,使绿藻形成优势种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的爆发。蓝藻与其他的藻类在生态上属于竞争关系,所有在养殖过程中有意地培养有益藻类,可以抑制蓝藻的爆发。在养殖结束后,应该彻底清塘,更换不含蓝藻的新鲜活水,从源头抑制蓝藻生长的可能。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定期更换新水,稀释水体中蓝藻的含量,同时平衡各种藻类的数量,使藻类之间形成制约关系,抑制蓝藻的生长。小球藻,一种有益藻类养殖后期混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虽然蓝藻不易被消化,但由于其颗粒较大,更容易被滤食性鱼类摄食到体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蓝藻的生长。可供选择的鱼类有白鲢、花鲢、白鲫等。实践表明尾重200g以上的白鲢对蓝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每亩放养30斤左右的花鲢,就不会再爆发蓝藻。混养30斤白鲢解决蓝藻投放漂浮型的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维管束植物如芦苇、水辣蓼,可以吸收水体中多余的各类营养物质,能抑制各类藻类的爆发。在池塘中投入适量的稻草秸秆也可以抑制藻类生长,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成本小,推荐使用。但是注意已经很脏的池塘不要投入稻草秸秆,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杜克威德Duckweed引进食藻原生动物,许多蓝藻是原生动物的良好食物源,许多为纤毛虫类和鞭毛虫类的 以及变形虫类的食物。杀灭为辅如果养殖后期因为天气,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导致了蓝藻爆发怎么办?不要慌,下面是杀灭蓝藻的办法:杀灭蓝藻常用的化学药物是铜制剂。传统使用的铜制剂是晶体CuSO4。Cu-SO4的药效持续时间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高浓度的铜离子也会使浮游植物死亡,还会蓄积在鱼虾蟹的肝脏中,对水产动物形成毒害。故CuSO4不能经常使用,而且使用时也要严格控制浓度,现在控制蓝藻的新型铜制剂主要是铜络合物,比直接使用硫酸铜更安全。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的除藻剂。去除蓝藻也可以使用除草剂,可供选的有西玛三嗪、敌草隆、扑草净等。西玛三嗪能有效地抑制光合作用,能控制浮游生物,对鱼类无害,安全浓度是0 .5 m g / L。敌草隆、扑草净抑制光合作用的效果也较好,对鱼类的毒性较小。在使用化学药剂杀灭蓝藻之后,要马上将蓝藻尸体打捞出来,接着用有机酸对水体进行解毒,防止藻毒素伤害鱼虾,也可以用活性炭吸附藻毒素,达到净水的目的。打捞蓝藻尸体,防止毒素伤害之后,要向池塘中播撒腐殖酸钠,腐殖酸钠良好的遮光效果会大大降低蓝藻的生长速度。同时,腐殖酸钠也能沉降水体中的各种有害杂质和重金属离子。最后,我们的池塘会变清澈,此时各种藻类都很少,我们要重新开始肥水和培藻的过程,记住之前的氮磷比20:1,可以抑制蓝藻复发。养殖结束之后建议清塘清淤。正常的绿色水质总结水体中的蓝藻无法被我们完全杀灭,我们只能采取一些方法将蓝藻的数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防止蓝藻爆发对我们的池塘产生危害。阅读原文请点这里看完请点一个免费的赞,谢谢您的支持!想看更多的养殖知识技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