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混沌探索
在《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简称 LoL)诞生的早期,游戏机制和英雄设计都处于相对简单的阶段,那时并没有成型的战术体系,比赛更多的是选手个人操作和临场反应的较量,地图资源的利用也较为初级,小龙的重要性远没有现在这般突出,玩家们更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上中下三条兵线上,选手们在对线期努力发育,期望在团战中依靠自身装备和操作取得优势,这个时期的比赛风格较为随意,没有严格的战术布局,每个英雄的定位也不够清晰,许多英雄的玩法还在不断被发掘中。
随着玩家对游戏理解的加深,一些简单的战术雏形开始出现,上单英雄由于单人线的特性,逐渐形成了抗压发育的思路,当时,一些肉盾型上单英雄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凭借自身的坦度在对线期能够承受住敌方的攻击,同时尽量补好每一个小兵,等待团战中发挥作用,而下路双人组则慢慢意识到配合的重要性,辅助英雄开始承担起保护 ADC 和提供视野的职责,ADC 则专注于输出,这些战术还十分粗糙,缺乏系统性的规划。

全球流战术的崛起
随着游戏版本的更迭,地图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些独具创意的战术体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全球流战术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赛场的主流,全球流战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具有全球支援能力的英雄,迅速在地图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像卡牌大师崔斯特、战争之王潘森、暮光之眼慎等英雄成为了全球流战术的关键棋子,卡牌大师的大招“命运”可以让他在短暂引导后传送到地图上任何一个位置,并且能为队友提供视野,战争之王的大招“堕天一击”能从空中冲向目标区域,造成巨大的威慑力,暮光之眼的大招“合纵连横”则可以为友军提供护盾并瞬间支援。
在比赛中,使用全球流战术的队伍会通过前期的对线,尽量保证各个线上不处于劣势,同时让核心全球流英雄快速发育,一旦地图上某个区域出现机会,比如敌方英雄落单或者正在打小龙,拥有全球流英雄的队伍就会迅速集结,通过大招的支援,在目标地点形成人数优势,从而拿下关键资源或者击杀敌方英雄,这种战术打破了传统的分路对线模式,强调了地图上的机动性和团队协作。
全球流战术不仅让比赛节奏变得更快,也让观众看到了 LoL 游戏中战略布局的魅力,各个队伍为了应对全球流战术,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战术思路,加强视野控制,避免被敌方抓住机会进行全球支援,这一时期,围绕全球流英雄的 BP 策略也变得十分重要,哪一方能够更好地抢到关键全球流英雄,往往在比赛前期就占据了心理和战术上的优势。
换线与速推战术
在老版本中,换线与速推战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体系,换线战术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对线的僵局,通过改变对线组合,创造更多的发育机会,通常情况下,队伍会选择将下路双人组换到上路,而上单英雄则去下路。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下路双人组拥有更好的清兵能力和防御能力,在上路能够更快速地推掉敌方防御塔,获取镀层经济,同时也能给敌方上单英雄造成巨大的压力,上单英雄去下路,凭借自身的坦度和清线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压,延缓敌方下路双人组的推进速度。
速推战术则是在换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当换线取得一定优势,推掉敌方某一路的防御塔后,队伍会迅速组织兵力,集中攻击敌方其他路的防御塔,利用兵线的优势,快速将兵线推进敌方防御塔下,然后凭借英雄的输出能力,在敌方来不及回防的情况下,迅速推掉防御塔,速推战术强调的是节奏和执行力,一旦成功推掉敌方多座防御塔,就能在经济和地图资源上取得巨大优势,进而压缩敌方的发育空间。
为了应对换线与速推战术,敌方队伍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他们会加强对防御塔的保护,提前布置视野,防止敌方的换线行动,在敌方推塔时,会尽量组织有效的防守,利用英雄的技能和控制效果,阻止敌方推进,这两种战术的对抗,使得比赛在对线期和前期节奏上充满了变数和看点。
四一分推战术
四一分推战术在老版本 LoL 中也是一种经典的战术体系,这种战术的核心思想是将队伍分成两部分,四人抱团进行正面推进或者争夺地图资源,而一名具有高机动性和带线能力的英雄,通常是上单英雄,去单带一路。
单带英雄需要具备很强的生存能力和清兵能力,像武器大师贾克斯、蛮王泰达米尔等英雄就是四一分推战术的常客,他们在单带时,能够迅速清理兵线,然后不断向敌方防御塔施压,如果敌方选择派人来抓单带英雄,那么正面的四人团队就可以抓住机会,推进敌方防御塔或者争夺小龙、大龙等关键资源,因为敌方为了应对单带,往往会分散兵力,这样正面团战的人数就会处于劣势。
而如果敌方不派人来抓单带英雄,单带英雄就有可能一路推到敌方基地,给敌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四一分推战术考验的是团队的协作和决策能力,单带英雄需要把握好带线的时机和位置,既要给敌方防御塔造成威胁,又不能被敌方轻易击杀,正面的四人团队则需要根据敌方的防守情况,及时做出推进或者转线的决策,这种战术在比赛中常常让敌方陷入两难的境地,有效地打乱了敌方的战术部署。
野核战术的萌芽
在老版本的后期,野核战术开始逐渐萌芽,野核战术的核心是将团队的核心输出任务交给打野英雄,传统的打野英雄更多承担的是刷野、gank 和提供视野的任务,但野核战术要求打野英雄不仅要有出色的 gank 能力,更要具备强大的发育能力和团战输出能力。
一些具有高机动性和爆发伤害的打野英雄,如盲僧李青、蜘蛛女皇伊莉丝等,成为了野核战术的首选,在比赛中,队伍会通过前期的对线,让打野英雄快速发育,辅助英雄会帮助打野英雄快速刷野,让打野英雄能够更快地到达关键等级和做出核心装备。
野核战术的优势在于打野英雄可以凭借自身的机动性,在地图上迅速支援各个线路,形成局部优势,在团战中,野核英雄可以利用自身的高爆发和机动性,对敌方后排英雄造成巨大威胁,野核战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打野英雄承担了过多的输出任务,如果在团战中被敌方针对或者发育不良,整个团队的输出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随着野核战术的发展,各个队伍也开始围绕野核英雄制定更加完善的战术体系,包括对线期的资源倾斜、团战中的保护等。
老版本战术体系的影响
LoL 老版本的这些战术体系对游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丰富了游戏的玩法和策略,每个战术体系都有其独特的思路和执行方式,这使得比赛充满了多样性和观赏性,玩家们通过观看比赛,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战术思路,提高自己对游戏的理解和操作水平。
老版本战术体系的发展推动了英雄的平衡调整,为了适应不同的战术体系,游戏开发者需要对英雄进行不断的平衡和改动,当全球流战术盛行时,一些具有全球支援能力的英雄可能会因为过于强大而被削弱,而一些能够克制全球流的英雄则会得到加强,这种英雄平衡的调整,保证了游戏的竞技性和公平性。
老版本的战术体系为后来的战术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游戏版本的不断更新和游戏机制的完善,新的战术体系不断涌现,但它们都是在老版本战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现代的一些围绕小龙和大龙的运营战术,就是在早期对地图资源重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回顾 LoL 老版本的战术体系,我们看到了游戏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和玩家、战队对游戏理解的不断深化,这些战术体系不仅是游戏竞技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展现了 LoL 这款游戏丰富的战略魅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它们在游戏的发展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和创新,为 LoL 的竞技舞台带来更多精彩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