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游网,以前满大街的KTV?
据相关数据得知,2015年我国KTV数量高达12万家,但到了2021年,我国KTV数量仅有6.4万家,也就是说,仅仅6年时间,就有约5.6万家KTV宣布倒闭。
遥想当年,曾经风靡全国的KTV,却在最近几年迎来了行业低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说KTV之前,必须先说卡拉OK,先后顺序不能乱。
20世纪60年代,日本乐坛深受美国嬉皮士风格影响,导致战后的日本年轻人,同样对音乐十分痴迷,那时候,大家伙就特别喜欢唱歌,在家里、公司、马路上,随处都能听见日本人哼着乐曲。
1971年,井上大佑(伴奏乐手)正在给好友录制伴奏带,通俗的讲就是没有唱词的背景音乐,在录制过程中,井上大佑灵光一闪。
既然日本有那么多人喜欢唱歌,为什么不做一个收录了大量伴奏音乐的唱歌机器呢?于是,一个配备麦克风的伴奏机器应运而生,这就是最初的卡拉OK,日语音译为“无人乐队伴奏”。
卡拉OK被发明后,迅速在日本掀起了一阵阵唱歌狂潮,特别是在日本文化中,年轻人下班后又喜欢聚在一起喝酒,所以唱歌成了他们的首选娱乐项目。
卡拉OK不仅风靡日本,很快“这把火”同样蔓延到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井上大佑也被称为“卡拉OK之父”,并且还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亚洲 20 人之一,对他的评价是“井上大佑改变了亚洲人的夜晚”。
卡拉OK在中国内地的兴起时间在80年代末期,当时广州开设了第一家卡拉OK,但因为超前的娱乐模式,以及昂贵的消费水平,所以很多老百姓仍然十分遗憾。卡拉OK这股风,很快就吹遍了内地,就拿北京的卡拉OK举例,截至1993年9月,北京歌厅数量约为282家,不过还是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价格昂贵。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下面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台湾的刘英了,也就是钱柜的创始人。
卡拉OK在中国台湾也同样如此,刘英本身是做录像带生意的,他发现卡拉OK的公众化唱歌,并不符合咱们中国人含蓄的特点,而且在做录像带生意时,刘英发现虽然有很多人前来试听、试唱,但真正愿意掏钱的人却很少。
他就开始思考转型之路,最终灵光一闪,刘英成功把MTV跟卡拉OK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钱柜KTV,并且他还加入了很多创新元素。
还记得卡拉OK的缺点吗?
刘英不仅设立独立的包厢,他定的价格也很亲民,钱柜KTV不仅拥有更全面的音乐曲库,最重要的是,所有消费都是明码标价,甚至还结合了自助餐的服务,酒水、零食等应有尽有,这让消费者可以在包厢内尽情享乐。
这种KTV模式,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量版KTV”,在日语中,量版就是大量批发的意思。
吃喝玩乐一条龙的钱柜,在进入内地市场后,简直就是对传统高消费卡拉OK的降维打击,最火的时候,钱柜一个月营业额就要高达500多万,而且还要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订到包房,很多资本家眼看钱柜KTV不断爆红,他们也纷纷加入到“量版式KTV”的浪潮中,所以很多70后、80后去的KTV,都带有“量版”二字。
我国KTV巅峰时期是在2005~2015年,但从2015年开始,大量KTV纷纷宣布倒闭,其中就包括钱柜在北京的首家门店“朝外钱柜”。
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2016年传统KTV数量减少了近60%,特别是2020年的疫情,对于整个KTV行业来讲,无疑是场灾难,有数据显示,2020年KTV行业客流量减少了70%~80%,到了2021年3月,我国仅剩下约6.4万家KTV。
以前满大街的KTV,怎么突然“消失”了?1.主体消费者群体在“变化”
以前KTV的主要消费群体是70、80、90后(部分),那会智能时代还没有如此发达,去KTV唱歌是宴请、聚会、商务接待的首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子、车子、工作、子女教育、疾病、养老等开支,都成为了压在70、80、90后身上的多座大山。
一旦结婚后,以前的主力消费群体,就会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层面中,特别是近几年房价的急剧攀升,光是每个月还房贷,就足以让很多家庭不再选择去KTV消费。
而且日常下班回家,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自己身体也不允许熬夜了,酒喝不动了,歌也唱不动了,更多的是想着如何休息。
那么00后呢?
如果你不知道“拼车、跳车、开天眼、硬核本”这些词的意思,那说明你对00后的娱乐项目仍然不了解,自从2016年推理真人秀热播以来,剧本杀行业就开始不断发展。
如果你不是00后,根本难以理解他们对剧本杀是有多么喜爱,除了剧本杀以外,00后的娱乐项目还有密室逃脱、刷剧、玩手游、刷短视频。跟这些娱乐项目比起来,00后就更不愿意跑去KTV唱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唱歌,同样,并非所有人都会唱歌。
我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唱歌,那么去KTV干嘛呢?
干坐着玩手机,显得不合群。
不会唱歌,被逼着唱歌,又十分尴尬。
那怎么办?
直接不去就好了。
2.KTV的运营成本在不断增加首先就是昂贵的租金,KTV走向低谷的那阶段,刚好是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时候,但是KTV的选址,又需要跟核心商业区搭边,像一些大型品牌KTV,动辄就是几千平米,再加上昂贵的装修成本,一年开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都是正常现象。
近几年,我国对作品版权越来越重视,在2018年,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发布了《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其中明确要求KTV经营方下架6000多部音乐电视作品。
在6000多部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当红热歌,没了这些经典曲目,消费者去KTV又有什么意思?
对于KTV一方而言,想继续拥有这些曲目也可以,那就是著作使用费,大概每个终端每天支付11元左右,如果一家KTV拥有100个终端,每天就要支出1100元,一年下来也要40万。
此外,员工成本也在增加,我所在城市在2015年员工平均薪资才3500,到了现在,平均薪资已经涨到了5800,一个大型KTV动辄就是几十、上百名员工,其中还有管理层,薪资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3.潮流成为过去,新型可代替产品陆续出现为什么之前的我们喜欢去KTV?
除了以前生活压力较小之外,影视、音乐作品的冲击也是一大因素。
很多港片中,KTV出现的场景绝不在少数,不管是小混混还是富商阶级,都喜欢去KTV,所以这就是当年的时代潮流,消费者为了追求潮流,跟风去KTV消费纯属正常。
此外,20世纪末,21世纪初,香港乐坛风靡内地,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着梅艳芳、邓丽君、谭咏麟、张国荣等乐坛唱将的作品,作为那个时代的消费者,自然也偏向于去KTV尽情欢唱他们的曲目。
这是一种潮流,一种95后、00后完全不能理解的潮流,就像今天的我们,不理解00后为什么喜欢玩剧本杀一样。
到了2015年以后,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自然也出现了“线上KTV”似的APP,用户不需要去KTV,就能享有丰富的伴奏曲库,随便在家哼几句,也能满足我们的歌唱需求,不然拿个麦克风去无人的开阔地带,照样能唱个痛快,关键还免费。
所以纵观KTV的发展史,它的爆红跟时代红利有关,例如租金低、人工低、版权意识低、音乐风气盛行、互联网发展水平低、消费者生活压力小等等。
现在KTV倒闭了这么多,只能说KTV的野蛮式增长,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需求,而且一个行业想要持续走下去,就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正如当年刘英把MTV跟卡拉OK结合在一起那样。
——END——
本文话题:你还记得第一次去KTV唱的哪首歌吗?
他们不上班如何来支撑旅行的费用呢?
现在国内时尚流行自驾游,老年人青年人男男女女都有。有些小情侣自驾游,长期旅行又不上班,如何来支撑旅行的费用?
自驾游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房车,床车,摩旅,单车,徒步各种形式的旅游,早已红遍祖国大地。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两口,下至二十几岁的小情侣。追逐自己的旅游梦。旅游需要费用的,吃住行都得有花销,老年人有固定的退休金,生活来源没有多大的问题。
年轻人自驾游,不上班儿哪来的钱?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有两种可能性,一家里有钱有矿,不差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二是没钱又想旅游的年轻人,他们是怎样做到既没有钱又旅游?旅行的还很嗨。他们用什么生活支撑着旅游的费用?就是边旅游边做自媒体创作,获取收益,去完成旅游梦。
我们经常在西瓜视频中,看到自驾游的年轻伴侣,用视频的方式,把自己旅行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再分享到西瓜视频中,让网友们也分享到他们的愉快旅行生活,同时也争取了西瓜平台给他的收益。
利用自媒体挣钱去旅游,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需要你有很多的粉丝和播放量,作品有看点,才有较高的收入,保证你能支撑旅游费用,这样一来,你可以放心的旅游祖国各地大好山河。
长期旅游又不上班,做自媒体也得有个过程,不是每个人注册了西瓜平台,立马就有了好的收益,就是有了收益,也是从几分几毛开始。不要放弃,坚持创作。不断的学习同行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己
创作水平,这样自己的创作能力提高,收益也逐步的提升了。你还为长期旅游又不上班的费用犯愁吗?
最好的发泄方式是什么?
哭是最好的发泄方式每次都是只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才想起写去日至,有时感觉好累。
也许是我这几天病了,心情超坏,一直在心里有好多的不爽。
把这里当成发泄的地方。
我没有权利去怪别人怎样,我也没有权利去说别人不好,....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刚跟同学聊天他说:你不会发泄出来吗?对,以前的我是那样的,有些猖狂,有些放肆的...而现在不一样,这是军校是大学,记得前些日子一同学打电话跟我聊起以前的美术生涯是多么的放肆,嚣张。
其实我也很能忍的,当我到达一定限度时候请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每个人都是有脾气的,请别跟我玩深沉,我TMD不奉陪,我讨厌这里..... 有时我会选择出去,那是在逃避,,,,,,,, 昨天超不爽,好多事情让我很难恢复以往的笑容了,我怎么了?一遍遍的问自己但也没有答案。
现在好多了,脸上几乎消了虽然有风但我还是选择出去,想出去散散心,把他喊出来出去玩,见到他我会好些至少不会在郁闷,一下午我们坐在图书馆看报纸,聊天。
可是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听你读你写的日记,说的那些话,我又沉默了......一直到回来的路上一直超级不爽,最终还是郁闷收场,又有谁知道本来心情不爽到几点又加上下午的谈话 我只能沉默,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什么,你想逼我发火??而我没有那样做,我忍了,也没有在你面前哭,也忍了,我只是沉默了.....我不是神,我承受不起太多的刺激.....现在的我很脆弱,一项坚强的我不只去向,在也不是以前的我了。
晚上回来掩饰着内心的一切烦恼,跟她们简短的交谈后就早早的睡下了,本来想听着歌忘掉一切好好睡觉的,不想在他面前哭,也不想在别人面前哭,不听话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失望..伤心..心痛...我不怪任何人,也不怪他,我怪自己,拿着手机发着短信,看着他发的信息,眼泪还是在不停的流下来,我哭了...为什么????不想说了。
凌晨还是没睡着一直闭着眼睛想些问题。
也许哭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吧!!!!!!!!!
求草原三日游路线推荐?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从北京自驾到草原三日游的路线。
这个草原就是内蒙古的希拉穆仁大草原。希拉穆仁距北京不到600公里,自驾安排可以早上六点出发,中午一点就可以到达。午饭后稍作休息还可以玩一个景点。
我建议入住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度假村,这里的蒙古包比较干净有空调,价格也不贵,二人间基本就是150元。吃饭丰简由己,但是要好要快,必须提前预定,(尤其是烤羊腿,肉串一类的比较贵,要讲好价格及质量要求)这样做不影响玩的时间安排。
下午可以游玩红格尔敖包,这个敖包可以说是挺有规模的,不仅面积大,而且可游览的项目也比较全。门票应该是60元,这里的景色非常美,蓝天白云下,一片绿色大草原,高大的敖包随风飘扬着五颜六色的彩带,游人们在这里可以观看歌舞,摔跤等富有民族风情的节目,也可以沿着木栈道走上去登高望远,在这里还可以骑马,射箭,喂鸽子,拍照的场景十分美,每张都是大片,都能去欣赏参赛。顺便说一下这里的羊肉串特别好吃,15元一串,又大又香,小女生能吃饱啊。
晚饭后,度假村有篝火晚会,这可是大家撒欢的时候,唱吧,跳吧,一直玩到深夜。
清晨,最好能早起,大家可以看看草原的日出,天气好的情况下,那可真是金光闪闪,霞光万丈啊!那美仑美奂的景色,是言语形容不出来的。
吃过早饭,我们去希拉穆仁花海去游览,这里也叫漠北部落,离我们住的地方不到二十公里。花海的景色在草原的绿色中绝对称的上是妖艳,各种花分板块分层次地盛开着,娇姿百态,引蝶飞舞,美妙极了。这个花海很大,有游览车,10元一位,开到最远处是训马场,有马术表演。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尘土飞扬,万马奔腾的场景。
下午大家可以开车往草原深处走一走,寻找清澈的河流,看看牛羊成群,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景。注意不要走的太远,草原越深路越不好走,也容易迷路,最重要有铁丝网围着的草原不要进,那是私人的。
第三天,我们就返京了。如果时间早的话我给你们介绍一个顺便游的好地方,那就是位于赤城的海坨山谷,这是一个自驾游的房车基地,有酒店,房车,帐蓬,景色超美,有“东方小瑞士”之称。大家一定要看时间啊,不然一玩嗨了就得深夜到家了。
去草原记得要带一套长衣裤和一件厚外套,早晚很冷的。另外带太阳镜和防蚊药水。就这些吧,说了这么多,就一句没说:为什么舍近求远去希拉穆仁呢?就因为它有纯粹的蒙古味!
我是爱旅游的樊大妈,谢谢大家关注我。
有哪些无法理解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1、居然有媒婆这种职业,太不可思议。
2、把25岁还单身的女性叫剩女,活在社会鄙视链的zui底端;外国人却很尊重不结婚也过得好的女性。
3、30岁的人,看起来怎么比他们20岁的还小。
4、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但中国人似乎父母更着急。
5、两个年轻人成家,买房子居然是父母,部分人还觉得理所当然。
6、有事不直接说,非得说一半留一半半,然后让别人去猜,猜不中还生气。
7、中国人喜欢窝里斗,但若是国家主权被侵犯,又会无比团结一致对外。
8、中国男人,你骂他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骂他母亲,他会跟你拼命。
9、在中国,女性晚上一个人出门能安全回到家里。
10、中国人几乎不带现金也不用各种卡,一台手机就能走天下。
11、中国的厨房太香了,油烟也很重,做菜的各种酱料总是放得很足,还喜欢各种炒菜,什么都做得香香的。
12、动物的内脏居然能做成美味佳肴。
13、外国女人生孩子,休息三五天就出门工作了;在中国,女人生孩子是要休息30天的,也就是坐月子。
14、中国的中医把个脉就能知道你哪里生病,厉害的中医真的能做到药到病除,神奇。
15、在中国,医生为了病人主动加班是常有的事;在外国,下班时间一到,医生就不跟病人啰嗦了。实名羡慕中国人。
16、中国人比较容易崇拜明星,在外国,人们都把明星当普通人。
17、中国女人,城乡区别太大,城里的清秀,乡下的壮硕。
18、中国的大部分中老年妇女似乎都喜欢给儿子带娃,外国的中老年妇女却喜欢享受生活。
19、在中国,越是经济上有困难的家庭越是喜欢生孩子,有点钱的都只生一个。
20、中国人把传宗接代当圣旨,不生孩子跟犯了法一样,被人指指点点。
21、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结婚时男方都要付一笔钱给女方,叫彩礼,没有就不嫁,甚至未婚先孕的话一看彩礼太少,把孩子流掉也不嫁。
22、中国的老人,即便受儿媳妇的气,还是喜欢跟儿子住在一起,觉得体面,外国的老人却喜欢独居。
23、中国人喜欢跟熟人借钱,外国人一般跟银行借。
24、在中国办事,大家都喜欢找熟人,其实花在熟人身上的那些钱和时间往往超过走正规流程的。
25、中国人特别热衷于养生,平时大家凑在一起,除了讨论吃饭,就是讨论养生。
26、中国男人婚前很保守,婚后却花心到饭都不回家吃;外国男人却是婚前很花很多女朋友,但婚后做个守规矩的人。
27、中国人的财产是默认给儿子的女儿没份,即便在很发达的地区也是一样。
28、中国女性普遍放弃自己太早,30来岁就不爱打扮了。
29、中国男人活得太纠结,一谈恋爱就想同居,结婚时又嫌弃同过居的女人。
30、中国女性普遍都有外貌焦虑,明明很美却缺乏自信,男性则刚好相反。
31、中国人把女性忍受丈夫家暴、出轨当成是美德,把敢于离婚的女性视为不懂事。
32、越是贫困地区的人越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孩子吃苦,却不知越惯着孩子,日子就越苦。
33、中国人太爱吃也太敢吃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越是野味吃得越嗨。
34、中国太注重人情世故,平时大家都不怎么联系,一有婚丧嫁娶,马上就出来一大帮的亲戚。
35、中国的小孩,只要文化课学得不好,其他方面再优秀,都会被老师家长全盘否定。
36、在中国,人们见面第一句不是“您好”而是“你吃了吗”。
37、在中国,人们把插队当成精明;在外国,人们把插队当成羞耻。
38、在中国,很多人结婚是因为怀孕了,而不是感情成熟了。
39、中国人对外国人有客气就对自己的同胞有多嫌弃。
40、中国的土豪把娶小自己很多的女人视为成功的标志,外国的成功人士配偶大多是同龄人。
41、中国人出去旅游,只是换个地方上网,全程都盯着手机。
42、在中国,升职zui快的不是有能力的,而是“会做人的”。
43、中国男人不娶比自己聪明的女人是因为觉得这女人不好控制,而外国男人更多的是找旗鼓相当的女人。
44、明明知道很多事,但必须装糊涂。
45、中国女人喜欢一边抱怨男人,一边在婚姻里苟且偷生;外国女人过得不好就会主动离婚。
大家好呀,我是@唐潇,在花城广州工作,在头条和你聊天,每日更新!每篇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