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C-2000,为何还部署了300多架二代机?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要先搞明白什么是五代机,怎么划分战斗机的代际。
一、什么是二代机、五代机,各有什么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得以突破,运用到飞机制造上,使飞机拥有了新的功能和能力,根据这些能力的区别,把飞机进行划分代际。所谓五代机,是指具有4S性能的第五代战斗机,即隐身、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超级信息优势。也就是四个超级。现在服役的典型的第五代机有F-22、F-35、苏-57、歼-20。
二代机是相对于老式的一代机而言的,在质上有个跃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了喷气式发动机,解决了超音速的问题,一代机最高只能比音速高一点,二代机以我国的歼-7为例,可以到2倍音速;二是导弹武器的应用,使飞机在空中战斗能力大幅度提升。现在的五代机在空战中也是用导弹进行攻击的,本质上没有改变。
当然,五代机在隐身性上、机动性、航电系统的先进性,已经飞机的战场感知能力和信息融合能力等方面,是二代机不能比的。但这不是本质的变化,大个比方,一代机在五代机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如同拿把刀跟人家拿枪的去打战,没有获胜的可能,二代机与五代机打战,如同你拿把三八大盖去和拿冲锋枪的去对干,武器上劣势是明显的,但不是本质上的差距。如果你战术得当,机动灵活,也可以干掉对方。
二、不同代际的飞机可以混编互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第五代战斗机有许多的优势,但对比二代机,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全面的战场感知能力和信息集成能力。有研究把五代机与二代机混编的战法,可以发挥五代机的优势,又能运用二代机的战斗能力。
通过对发动机与隐身、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和后勤保障的重大改进,将机动性、敏捷性、飞行性能、隐身性、信息融合、更好的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和能够网络作战等完全结合,产生了此前战斗机发展各个阶段从未出现过的优势。五代机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了解掌握当前战场态势和敌人的位置、态势信息,再根据威胁判断,指挥编队各个成员分担不同的任务,做到最有利的战术安排。
在平时的训练中,许多基本的科目在教练机上既可以训练,但一些战术科目,没有必要用五代机实飞,二代机就是很好的训练机种,是一种节约但不降要求的训练。在执行一些对地强攻任务时,考虑到火力强度要求、火力种类安排以及空中作战需要,这种混编更有优势,先进的五代机解决远程威胁和空中安全问题,其他的飞机执行具体的点面攻击任务。
三、二代机也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有他的特点现在有五代机了,大家一提到二代机,就觉得好像很落后,其实这是不对的,二代机和三代、四代机的区别不是很大。三代机的机动性能比二代机要高一些,火控系统有所升级,其它的与二代机没有区别;四代机的主要是动力更强更可靠、武器使用范围更广等,别的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应该说,二至四代际没有区别,都是步枪。
五代机的确先进不少,战场感知、信息处理以及作战能力提升不少,与以前的战斗机相比,他们是步枪,五代是带了瞄准镜的步枪。比如我国最成熟的二代机歼-7,就是一款非常好的典型二代机,有许多改型,也出口许多国家。它的的技术特点是突出了飞机在高空、高速时的特性,使飞机在空中更灵活可靠,在世界所有的二代机中赫赫有名。
应对不同的任务、遇到不同的对手,可以选择不同的机种。上面说了,二代机和五代机之间没有本质的改变,只是性能和能力的提高。再说,五代机又比较娇贵,用起来还是要有选择的。战争是有一定的级别和烈度的,不是任何敌人都需要用到先进的五代机,有些场合,用二代机更加适合一些。
当用到先进的武器时,说明战争已经升级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武器,就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有时候,需要二代机等一些更常规的武器出现,代表了一种对战争级别的认知和判断,而不是不管什么情况,也不管什么对手,一上来就用最先进的武器招呼。另外,二代机也可以稍加改装,执行一些特效任务,达到不对称效果。这个有许多的研究,在此不多说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武器还会不断改良革新、升级换代。但只要没有本质上的代际区别,一些听起来的老装备还是可以使用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而不是武器。但是,如果出现了本质上的代际差距,还教条的说人是决定性作用,这就不科学了。
外销前景怎样?
FC-1B是FC-1“枭龙”战机的双座同型教练机。至于市场前景,用“平淡、正常”等词可能会比较恰当。
刚下线的FC-1B
枭龙是巴基斯坦向我国定制的入门级3代机,因此巴基斯坦也就成为了枭龙的最大客户。枭龙在巴基斯坦被称为JF-17“雷电”战机,目前生产数量已达120多架(部分未下线),预计订单数量会达到200多架。这个数据并不只是推测,而是有着扎实的基础:今年年底,枭龙“航电、发动机等”全面升级Block3型即将投产,首批订单28架,预计后续还会有50架的订单。
新涂装的FC-1B
按说巴基斯坦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客户:以200多架单座机的规模,双座同型教练机的FC-1B,大概需要50架左右。只是,现在由于飞行模拟器的发展,双座教练机的功能已经逐渐被替代。像美国的F-22、F-35等新型战机,就没有发展同型号的双座机(我国歼20目前也没有)。我国歼15舰载机,当初上舰、培训时,也都是从单座开始的——后面虽然发展了双座的歼15S,不过只生产了几架,也没有上舰。
歼15S,使用的太行发动机
而巴基斯坦方面,从2007年开始接收第一架飞机,到现在为止,服役了近100架——显然,也没有双座同型教练机的辅助。巴基斯坦有这方面的表现,除了高级模拟器的因素外,恐怕还与一些飞行员是F-16飞行员转过去的,而巴基斯坦拥有双座的F-16B/D战机有关。
巴基斯坦F-16D
那么,后面巴基斯坦还需要不需要,会有多需要FC-1B这样的“同型教”,就是一个比较难说的事情了。至少,从目前的一些消息看,巴基斯坦对FC-1B算不上“很积极”——至少目前还没听到签署购买合同的消息。
相对于FC-1,FC-1B更有利于培训;由于是两个飞行员,对地攻击能力也能增加不少(一个操作飞行,一个操作武器),因此,不排除巴基斯坦会购买一些。
缅甸购买的FC-1
相对来说,FC-1B更针对一些还没有采购FC-1的国家(搭配单座一起卖),或者本身训练水平不足以支持从高级教练机直接过渡到单座战斗机的国家。
目前,各主要战机研发国家,已逐渐不再生产2代机。枭龙Block1/2以及枭龙B的对手,主要是一些“多用途高级教练机”,比如韩国的FA-50,或者我国的FTG-2000(山鹰教练机的多用途型),以及数量不少的2手F-16、米格29等。相对于教练机,枭龙的优势还是不少的;2手F-16方面,美国现在对其限制还是比较多的(影响新的F-16的出口),比如即使是巴基斯坦,目前也比较难继续获得了。所以,FC-1B后续还是能够获得一些订单的。
其实真正有竞争力的还是枭龙Block3,这恐怕是一款真正廉价而又性能强悍的3.5代战机了——其探测能力超过苏30MKI、以往的台风、阵风等战机;其新型空空导弹的性能,连苏35、苏57现在都不具有。不过,这就不是题主所问的FC-1B了。
作者:晨曦
枭龙ftc2000猎鹰三款飞机?
枭龙战机谢谢!
在我国外销战机中,不得不提“枭龙”战机,它是中巴联合研制的准三代战机,如今“枭龙”已升级到了Block3型,达到标准三代机,同时更换了新的国产发动机,不仅能够拥有更加强劲的机动性,而且出口它国不再因发动机受制于人。其它电子设备和雷达都有提升,对目标感知能力更强,还可以进行空中加油能力,让“枭龙”战机具有长距离攻击能力。
当初研制“枭龙”战机,是为巴基斯坦量身打造,其目的加强巴领空安全,应对潜在的对手威胁。如今巴基斯坦已装备了上百架,同时也能组装生产“枭龙”飞机,提高了巴方的航空工业,这是巴基斯坦十方满意的地方。“枭龙”作为一款外贸机,当初另外一个初衷也是打开国外市场,从而降低中巴出资的研制费用,毕竟我国没有装备“枭龙”战机,因此在多年里,“枭龙”战机都会出现在国内、国外航展上,其目的打开“枭龙”战机的知名度,让客户更加了解知道它,然而尴尬的是,“枭龙”战机却围观的人较多,而出手的很少,很多时候客户被俄制米格29、苏30或美制F16抢走,最后它们成了赢家。
随着近年来“枭龙”战机不断的升级改进,同时出口单价上,“枭龙”战机也相当优惠,这样以来打破了此前无人问津的窘迫形象,客户开始有了,除巴基斯坦外,缅甸、尼日利亚都实实在下了单,早在2015年,缅甸和巴基斯坦签署了订购16架“枭龙”战机的合同,每架飞机的售价约为1600万美元,目前首批6架已交付,且第二批“枭龙”战机也在紧张制造当中,很快也可以交付。与此同时,在不久前,尼日利亚已经和中巴达成了协议,要在中国购买3架“枭龙”战斗机,订单的金额高达1.84亿美元。这样以来,“枭龙”战机的出口见到了曙光,客户在稳步增加中。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来说,由于自身的国情和有限的国防开支,“枭龙”战机确实是比较好的选择。因此,在“枭龙”战机落户上述三国外,还有陆续不少国家对枭龙战机感兴趣。据外媒报道,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苏丹等13个国家先后表达了采购枭龙战机的意向。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可能在11月珠海航展上,签订采购“枭龙”战机的合同。
万事开头难,如今“枭龙”战机走过最艰难时期,如今客户逐渐增加,随着知名度不断打开,同时它的性能也得到验证,那么不久的将来,“枭龙”必将成为战机界的“爆款”,抒写它的出口传奇。
米格21最终改进型的性能怎么样?
米格21比斯只是苏联的最后一种米格21改型,已经远非最新改型。即便是俄罗斯的米格21-93、以色列的米格21-2000都要比比斯先进的多。但目前性能最好的米格21改型要数中国的歼7G(刨去变态改型枭龙、歼7MF),不管是93还是2000,指标虽高,但都没有完全达到;而歼7G占了一定后发优势,从性能上看已经完全不在93、2000之下,而且更加实用,比如加装全新数据链,使得在预警机指引下发射中距弹梦想成真;就单机作战而言,歼7G的火控雷达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6公里(歼7MG初期为26公里),30公里锁定,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合“德比”之类的小型中距弹,并且具有不错的下视下射能力,而且由于机体气动外型完全没有变化,完全是机动性最佳的米格21-F13机身,加上个双三角翼和增加推力的涡喷13F发动机,使其机动性能极佳,尤其是后期的歼7G还配备了国产简易单目头瞄,虽然结构简单、作用单一,但造价低、重量轻、实用性极强,可引导多种国产格斗导弹指哪打哪,巴铁在引进了歼7PG后,与其装备的F16A进行模拟格斗,发现改进的歼7PG水平机动性几乎达到了和F16A相当的水平,配备头瞄后,狗斗令F16都难以招架,可以说即便是在21世纪头20年,没有一种飞机敢在近距格斗中忽视歼7G的存在。
当然,说了这些,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资格骄傲,因为现在的歼7G之所以强悍,是占了后发优势的光,俄罗斯早在2000年就已经退役了绝大多数米格21,只是在训练部队保留了两架,93型纯属忽悠印度,并未装备。在世界各国,纷纷退役米格21的大潮下,我们却在矢志不移的改进,也是一种弥补主力机数量不足的无奈之举。
改的变态的歼7MF
纯正的米格21终极改进版歼7G
巴铁的歼7PG
功勋三剑客五爷六爷七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