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明星son,类似玻钻之争的泰剧?
首播于2010年的泰剧《爱在旅途》,由bie和vill主演,是当年泰国五台的年冠剧。该剧女扮男装的设定在泰剧里算是比较新颖了,剧中女配华珍和阿唐的戏份也很不错,而要说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可爱的金毛狗哼嘟了。
今年由son和小尼姑esther的新版《爱在旅途之反转爱情》播出,虽然看过bv版的还是觉得原版好,不过新版在剧情上有所改编,所以作为新剧看也不错,毕竟son很帅,esther可爱,两人cp感不错,并且即将再次合作。
港剧台剧内地剧日剧韩剧美剧马来亚剧泰剧新加坡剧和印度剧?
各有所长吧,美剧擅长拍反转剧情片,韩剧擅长拍浪漫爱情片,中国大陆剧擅长拍古装军旅片,泰国擅长拍狗血伦理片,日剧擅长拍温馨治愈片,中国台剧可能是因为合法了吧,最近腐片挺多的。
当然我说的也只是各种剧给人的印象。事实上,各种剧其他类型的题材也有涉及,采用同一素材翻拍的也不少,泰国就比较喜欢翻拍中国的宫廷剧如武则天之类的,中国比较喜欢翻拍韩国的剧,如妻子诱惑。事实证明,剧火是有道理的,狗血家庭剧大家都爱看,回家的诱惑在中国也很火。
但每个国家都有它多年的电影文化和艺术理解方式,加上各国观众的喜好也各有不同,所以擅长的领域也不同。比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韩国和日本拍出来的感觉就很不一样,很多观众都认为日影比较符合原著想要表达的意图。
最后,听说韩剧评分很高的一部校园漫改剧《偶然发现的一天》,中国已经有影视公司拿到版权,准备拍了。在捕捉观众喜好这点,中国资本真的很有实力,但在捕捉少女心上,可就不一定了。以下是《偶然发现的一天》的部分截图:
宋帕山的个人生活是什么?
Son是中泰混血儿,有75%的中国血统

颂恩·宋帕山,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有50%的中国血统,出身于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爸爸为泰国航空的机长,妈妈曾是空姐。有些学期他的GPA成绩达到3.66甚至3.96, 而且他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他与家人来过中国四次,很喜欢中国的小吃,对少林寺和中国功夫都想见识,想要合作的中国艺人很多,章子怡、刘玉玲、巩俐、梁朝伟、刘德华。Son合作的女演员中最默契的是Vill,私底下两人就是很好的朋友。
son宋帕山多高?
Son( 颂恩·宋帕山)
1988年11月12日,身高184cm,是中泰混血儿。
主要作品《玻钻之争》《爱在日落之前》《花环夫人》《彩象岛女孩》《三世情缘》。还有一部与vill一起合作的翻牌剧《王子变青蛙》(与Vill合作太多部剧了)。
非洲哪个地方脖子上戴很多项圈?
不是非洲是泰国的.
长颈族,是由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喀伦族(Karen)的一支巴东(Padaung)族所组成的,只能在湄宏顺镇看的到。实际上,“长颈女”的颈部长度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而是她们的锁骨和肩骨因铜圈的压迫而下陷。
风俗
按照他们的风俗女孩在5岁的时候就要在颈及四肢套上铜圈带上1公斤的铜环,十岁开始便每年在颈上多加一个,一直至到二十五岁为止。长颈族觉得女子颈越长便越美,所以她们由五岁开始,这些环只能往上添,不能往下拿,终生都要佩戴。晚上睡觉的时候只取下后面的竖环,而其它环也不取下来,几天洗一次澡,几个人互相帮助,用布在环和脖子间搓洗。
很多书上写因为这些环的支撑慢慢的把脖子拉长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脖子的长度并没有太多变化,这些环的作用是靠重力把肩膀压低,显得脖子长。所以当她们需要看医生等不得不临时摘下的时候她们的脖子也会缩回小小,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会死掉。
一旦戴上铜圈,这些女性就等于一辈子上了枷锁,因为她们的颈部肌肉会变得十分脆弱,离开铜圈颈部就有断裂的危险。他们相信人类的祖先,男人是龙,女人是凤,龙和凤是最尊贵和至高无上的,说什么生在世上的人都要追求做龙做凤。
长颈族在以前多数是因为迷信和风俗而去弄长颈。而现在除了风俗以外,多是因为生计——为了吸引游客前来。长颈族在Mae Hong Son这个地方有3个村,最大的一个有两百多人。他们的文化完全是一样的,所以只看一个即可。
从清迈前往Mae Hong Son坐车要100多B,7-9个小时。坐飞机800多B,半个小时。去Mae Hong Son一天往返绝对可以了,坐车至少要3天的时间。坐飞机就相当于花钱买时间,对于出国旅行的人来讲还是划算的。 千百年来,家中有女儿的,要在她5岁开始骨骼发育时,在她们的颈上套上铜环,开始时是三个五个,然后每过一个时期就增加,一直到十几二十个铜环,将颈项脊椎骨拉得畸形变长为止。
自10余年前因战乱逃离故乡后,数百名巴东部落成员一直在泰国北部和缅甸交界的难民营里生活。他们虽然是非法移民,却因为有独具魅力的旅游价值,而得以在泰国立足,日子比其他部族难民好过得多。长颈女郎经营各种纪念品,她们完全靠旅游业生存的。
历史
克扬族人在缅甸东部生活了几个世纪。1948年他们遭到若开族人的侵略和压迫,不得不逃往异乡。目前他们虽然住在泰国北部的难民营里,但仍在努力保持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让女人在脖子上戴上铜项圈就是克扬族的典型习俗。
有些人说克扬族女人这样打扮是为了使自己看起来像长颈龙,这种龙被克扬族人视为天地万物之父。另一些人则说这种怪异的装扮是为了吓跑在森林里转来转去的饥饿的老虎。还有人说克扬族男人是故意把他们妻子的脖子弄长的,为的是不让她们被敌对部族掳走。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装束是男权主义思想遗留下来的,因为男人只消取下一只铜圈,就可以立刻轻而易举地杀死他的妻子。不过多数人都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如今克扬族人生活在母系社会中,没有人再去探究这种习俗的由来,因为人们已主要把这看成是美丽与财富的象征。也正是为了这个原因,克扬族人继续在小女孩年满5岁时开始为她们戴上铜项圈。
还有另外的说法,据传说,以前居民惹怒了神灵,就派了老虎来吃女人。因此他们决定所有女孩都戴铜颈环以自卫。每个长颈族女人都懂得用草药来清洗颈项,她们一生中只有几次把颈上的铜环取下来,那就是结婚、生子以及去世。通常她们不轻易让外人看到取下铜环的样子,即使亲如丈夫也不例外。
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女孩接受了几个小时的推拿按摩之后,就有精通此道的人在她脖子上缠上铜圈,铜线截面直径可达1.5厘米。这个仪式完成后,女孩的家人要请全村人一起来热闹庆祝一番。此后的几个月里,女孩要一直戴着那些铜圈,静待脖子发生变化。
等脖子适应了这些铜圈后,就要把它们换成更紧的铜项圈,而且要多加上几只。克扬族女人最多可以戴25只铜项圈,重量在5公斤到10公斤之间。这些铜项圈可以借助锁骨的支撑来拉长脖子,直到女孩长到青春期、身体完全定型为止。
克扬族女人认为这种习俗完全可以接受。“一开始是又疼又重,不过最后总能适应。”克扬族人莫波说,“最苦的是在天热的时候,铜圈热得烫人。”这种时候我们只有到河水里泡一泡,才能给铜圈降降温。假如不这样做,即使天气凉快下来,被阳光烤热的铜圈仍会把一阵阵热浪传到全身。
旅游参观
克扬族女人这种奇特的装饰物吸引了好奇的欧洲游客。每年从11月到第二年的2月,天天都有大约200名游客来到泰国当局为克扬族人设立的难民营参观。在距泰缅边界只有几公里的夜丰颂省,游客要进入难民营每人需缴35法郎。
从游客那里收取参观费是目前这些克扬族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但他们只能拿到总钱数的一半,其余的都落入了泰国人的腰包。这对泰方来说是一笔大有油水可捞的生意,1997年他们甚至强行把一些克扬族妇女带到泰国北部的帕尧难民营去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