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传,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一支普普通通的军号,滴滴哒哒的声音,就能把美国大兵吓破了胆。
在朝鲜战场上,有一种神奇的武器,它不会发射子弹,但却比冲锋枪更为厉害,只要有它的出现,就能把美军吓破胆,堪称美军最为害怕的武器,这就是志愿军的冲锋号。
在美国人所写的《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就这样形容志愿军的冲锋号:“它像一个幽灵一样在美国士兵的脑子里回荡,以至于大家一听到它的声音,就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总觉得在白雪深处和密林之中,会杀出无数的志愿军战士。”
就连联军司令李奇微在回忆朝鲜战争时,都说到:”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外表简单粗狂,但却能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只要它响起,中国的军队就如同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的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会被打的如潮水般溃退。“
这就是所向披靡的冲锋号,正是在它激昂的号角声中,我志愿军把现代装备的美军打得节节败退,获得了朝鲜战场的胜利。
说起冲锋号,是我军一个独特的文化,从红军时期开始,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以及志愿军,只要冲锋号响起,我们的战士就会一往无前的冲向敌人阵地,高昂的号角声下,对面的敌人都会成建制的溃败。
冲锋号立下的“奇功”
在朝鲜战场上,一支冲锋号,曾经立下了一件“奇功”,即便是今日再翻阅这段历史,仍让人心潮澎湃。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帝39军116师347团奉命在釜谷里阻击“联军”的退路,这条退路对于联军至关重要,为了能顺利返回,联军排出了他们阵营中精英团队来打开这条退路,这个团队就是号称“最能打的英军第29旅的皇家来复枪团。
这支英军部队,是英军历史上的王牌劲旅,号称“最能打”、“未尝败绩”,不仅如此,他们还装备了重型坦克以及大炮,在联军飞机的配合支援之下,对我志愿军展开了猛烈地攻击。
在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之下,激战一夜后的我志愿军,仅仅剩下13名战士,所有干部和指挥全部壮烈牺牲。这13名战士扼守在最重要的高地阵地中。
为了继续战斗下去,13名战士中,司号员郑起义不容辞的担任起代理指挥员,在他的组织下,13名勇士又击退了英军的6此进攻,一直打到弹尽粮绝,只剩下7名伤残的勇士在继续战斗。
这个时候,子弹也没了,手榴弹也扔光了,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到敌人的尸体堆里去搜寻枪支弹药。
英军意识到志愿军战士已经是强弩之末,便压了上来,7名战士相互看了一眼,端起刺刀,准备最后来一次生死搏斗。
就在这个时候,司号员郑起,拿出陪伴他多年的军号,用尽全身力气吹起了嘹亮的冲锋号。
“嘀嘀嘀哒嘀----嘀嘀嘀哒嘀--”
冲破云霄的冲锋号响彻山谷,几名战士随着冲锋号的声音,从战壕中一跃而出,决绝的冲向了英军。
这边,蜂拥而上的英军,听到令他们胆战心惊的冲锋号声,居然如同听到催命的咒语一般,当场崩溃,开始了全员奔逃,就连山脚下的坦克都调转逃走。
就靠着这一把冲锋号,让整个团的英军溃散,郑起堪称传奇。
在战后,郑起老人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荣誉称号,他所用的那把军号,也被收藏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作为永久纪念来展出。
在回国后,郑起被邀请参加了国庆观礼,毛主席亲自向郑起敬酒,表扬郑起的这种无畏的精神。
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郑起老英雄激动地说道,他当时是抱着生命中最后一次吹号的念头来吹响冲锋号的。
冲锋号精神
冲锋号,是我军在那个通讯和计时设备奇缺的年代里,用来控制战场节奏和战士们行动的“无形的指挥棒”,而司号员,正是吹响冲锋号的人。
冲锋号的构造十分简单,和现代的青年号基本相同,但是要成为一个熟练的司号员,却并不容易。
按照用途的不同,解放军的冲锋号号声种类也不同,常用的主要分为作息类、战斗类以及联络类,用途各异的号声,也使司号员这个岗位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司号员的挑选上,就较为严格,并且要经过专门的培养方可胜任。
掌握多少种军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司号员呢?曾在朱德老总身边担任过司号员的红军老战士罗广茂,就掌握了多达340种用于表达不同含义的号曲。
在那个年代,一个合格的司号员以及号谱,就显得弥足珍贵,两者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丝毫不亚于现代那些背着电台的通讯兵,在我军的历史上,号兵是固有的一个编制,从最低级司号员,到中级的号母,再到高级的号长,都在军队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司号员在战场上,常常是伴随在部队首长身边,同时对于战场形势有着直观并且透彻的了解,因此,司号员就能够得以迅速的成长,其中,有不少位司号员,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了一员大将。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聂凤智将军,就曾经是红4方面军的一名司号员。
冲锋号一响,就是炊事班也得给我上,听不到结束的号声,就要继续战斗,即便是仅剩一人!
冲锋号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狭路相逢、冲锋不止的精神,只要冲锋号响起,不管身处何地,形势如何,伤重与否,战士们都会奋不顾身的勇往直前。
正是这种精神,让武器装备比我军优越很多的美军以及联军部队吓破了胆,也正是中国军人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让我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三国志姜维传曹绫结局?
最后回归女性身份曹绫在剧情里的身份是曹丕和甄氏的女儿,其角色灵感可能是来自电影见龙卸甲里曹操的孙女曹婴。曹婴在电影里智破诸葛,勇斗赵云,是个bug版的存在,曹绫也同样文武双全,同时拥有曹操的雄才大略和甄氏的美貌,被其他角色评价为“如果是个男性,曹家便不会衰落”。
为何面对少年姜维年却大惊?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这首诗说的就是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大战的事迹,长坂一战, 正是赵云一生中的巅峰之战和成名之战,虽然在此之前,赵云有六十回合平文丑、一个回合杀高览、三十回合败张郃的战绩,河北四庭柱之三不敌赵云,但当时终究还是无名小辈,赵云真正闻名三国的还是长坂坡之战。
任何一位一流武将一生的军事生涯都分为四个方面:上升期、巅峰期、下滑期、低迷期。可是赵云从出道开始经上升期到达巅峰期后,就一直处于巅峰期,看不到武力下滑和低迷的时候,从刚出道救援公孙瓒到长坂之战威震曹军,再到汉水之战一身是胆惊得徐晃张郃不敢出手,最后到70高龄北伐之战时力斩西凉名将韩德一门五将,赵云一直处于稳定期,无一败绩。
赵云长坂坡大战能被称为三国唯一的常胜将军,赵云的战绩真不是吹的,一生大小七十余仗无一败绩,连吕布也不上,吕布在三英战吕布时被打败,又在曹营六将战吕布再次被打败,可赵云没败过,一生最差的战绩就是平手,即使长坂一战,面对数万曹军,毫不惧色、拼死血战、势不可挡、七进七出,杀得曹军丢盔弃甲,不敢靠近。
长坂一战,赵云怀中绑着年仅一岁的阿斗,手中一杆”龙胆亮银枪“,胯下一匹“玉夜照狮子”的千里马,横冲直冲,抢了曹操的青釭剑,砍倒了两面曹军大旗,杀死了五十多员曹营将领,安安稳稳地把阿斗救出重围,赵云之所如此厉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赵云一是赵云武艺高强,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二是赵云拼命厮杀,不怕死的打法,让敌不敢和他拼命。
三是曹操下达了活捉赵云的命令,让曹营诸将投鼠忌器,不敢狠下杀手。
正是这三个原因成就了赵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前两个原因,没有前两个原因,就不会有第三个原因,综合起来,赵云长坂一战威震天下。
姜维其实不仅仅是长坂一战,赵云是整个三国中,与人交手次数最多的将领和斩杀敌方将领数量最多的人,在整个三国演义中,与赵云交手的武将数量有40人,排名第一,赵云斩杀了或者俘虏了其中的26人,排名第一,擒杀占比百分之六十五,换句话说,与赵云交手的武将有百分之六十五不是被赵云擒拿了,就是被赵云斩杀,还剩下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和赵云打成平手,这就是赵云一生的战绩。
常胜将军赵子龙一生和这么多武将交过手,但他最佩服的却是一员降将,就是姜维。
姜维被称为幼麟,什么叫幼麟?中国古代四大神兽分别是:麒麟、凤凰、乌龟、蛟龙,而且排名是分先后顺序的,麒麟排在第一,幼麟就是小麒麟的意思,联想起诸葛亮的名号是卧龙,庞统的名号是凤雏,司马懿的名号是冢虎,姜维的幼麟名号并不低,看上去还排在第一。
姜维无论是诸葛亮、庞统还是司马懿,这三人都是文武双全,且足智多谋的,并不是像吕布、关羽和张飞这样是纯靠武力的将领,姜维能和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说明姜维也是文武双全的将领,同时也是智能双全的将领,至少在赵云第一次见过姜维时就已经感觉到了。
赵云第一次见姜维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发生的天水之战,诸葛亮下令赵云取天水郡,当时姜维是天水郡的中郎将,诸葛亮假意派人扮成魏军骗天水郡守马遵率军出城,然后再派出赵云取天水郡,赵云前来攻城时,本以为天水郡守中了诸葛亮的计策,结果是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反而是赵云中了姜维的计策,不仅城没攻下来,而且因为中了敌军埋伏和包围,赵云和姜维还打了几个回合,双方平手,赵云因为被包围只得撤退,攻城之战无功而返。
姜维赵云这次无功而返并非因为武力不如人,而是因为中了敌人的计策,准确地说是中了姜维的计策,赵云将情况报告给诸葛亮,并且在诸葛亮面前大夸赵云枪法了得,与众不同,其实赵云并没有说错,姜维的枪法确实是与众不同,姜维的枪法叫加鞭枪法,这种枪法与普通的枪法并不相同,因为枪法中融合了枪法、棍法和鞭法,枪中带棍,棍中带鞭,与众不同。
赵云的主打武器其实也是枪法,赵云的武器是龙胆亮银枪,枪法是:百鸟朝凤。赵云对枪法本来就非常了解,再加上自身武艺高强,对于一般的枪法也是了如指掌,却是第一次见到姜维的这种加鞭枪法,赵云与姜维交手也是不分胜负,打平了。
尽管这个时候的赵云已经70多岁了,姜维才20多岁,但赵云的武艺一直没有下滑和低迷,前不久才斩了西凉名将韩德一门五将,老当益壮,但是姜维还是非常佩服,并在诸葛亮面前大力夸奖姜维,就已经说明了赵云对姜维的武艺认可。
常胜将军赵子龙后来诸葛亮亲自出马还被姜维以计谋杀败了一次,诸葛亮最终还是擒了姜维的老母,然后用反间计逼得姜维走投无路才投降了蜀汉,换句话说,诸葛亮击败姜维用是不太漂亮的阴谋,因为在正面战场上击败姜维要花很多精力,诸葛高走了捷径,快速收复姜维。
再加到赵云与姜维上,赵云虽然号称常胜将军,在长坂坡一战面对数万曹军毫无惧色,但在天水一战时,赵云其实并没有把握击败姜维,不管是在武力上,还是在谋略上,所以在天水一战对姜维有些惊慌和恐惧,武力上赵云能与姜维打成平手,但在谋略上赵云则是不如姜维了。
三国姜维传说攻略?
姜维传攻略:
沔阳之战:
1、一开始全军麻痺+降防,姜维将赵云挑掉后就解决那群小兵。
2、与赵云单挑后赵云降防及hp-100(不撤退),小兵会追着尹赏打。
天水之战:
1、首先姜维先将袁綝挑掉,然后解决那群骑兵。过桥之后魏延出现,挑掉后解决那群骑兵就能进城。第10回合孟琰部队出击,靠近诸葛亮则全军出击。过关容易,难在拿智慧果和全灭。
2、流程相同,但是城门多三个步兵守卫,诸葛亮装备宝物。
雪原迎击战:
1、姜维往北跑诱敌,铁甲车往北追后中计麻痺+混乱外加HP-100,同时我军伏兵会出现。
2、铁甲车不但高防,敌人还多8个羌兵,连同雅丹和杨兰在第六回合就会进攻,好好利用友军配合杀敌。
街亭救援战:
1、申仪和邓贤被挑死时,他们的军团会陷入混乱。尽快触发姜维vs张郃的单挑送他走。10回合全灭不难。
2、姜维军队会等到第三回合才到,两将被挑死时士兵不混乱,十回合全灭回合有点赶,建议拼撤退。
汉中撤退战:
1、先合力杀死朱赞部队,曹遵前进后马魏两人出现。赵云尽快和左方部队合流,虽然他勇猛,但一人对数只骑兵还是会有些吃力,利用左侧的峡谷来对抗,他在这关也不能死。第10回合张郃出现,赵云会自动找他单挑。我军到右侧时,先把格斗兵和费曜引出来,让姜维绕过他们去接触曹绫,敌部队少于三只会有无限四轻骑增援在那侧,届时印授条件会更难达成。达成之后让诸葛亮进入鹿砦,本关结束。
2、换成赵云会中伏,且张郃出现时不会自己找他。让赵云和姜维部队合流为优先,魏、马两人利用谷口对付郭淮军。敌人的无限援军改为剩七只就会触发,多四只骑兵在郭淮那一侧。
三国公休太初分别指的是?
公休是诸葛诞,太初是夏侯玄。
《三国志姜维传》公休是诸葛诞,太初是夏侯玄。都是当时魏国最著名的名士,这是一种让人迷惑的魅力,明明自己失败了成了对方的俘虏,而自己的魅力竟然俘虏了对方的主帅!趁着钟会处于被迷惑的状态,姜维开始给他大灌迷魂汤,成天忽悠钟会。趁着邓艾灭蜀之后的一系列狂妄举动加剧了他和司马昭、钟会等士族的不和,姜维借刀杀人,利用钟会把邓艾抓了起来,轻轻松松搞定了自己一生的宿敌,可见姜维不是一个不懂政治权谋的人,相反他的权谋手段非常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