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少艾,为什么老照片中大家的pose都很板正?
发一组卢玉莹拍的香港众多大佬的照片。
抱膝沉思的成龙,画大花脸的洪金宝,忧郁托腮的徐克,认真卸妆的林青霞……
还有年轻的吴宇森,许鞍华,曾志伟,惠英红,狄龙,许冠杰……
每一个人拿出来,都是一个时代的偶像。
一个人成为了偶像,就不再是人。
这组照片难得就难得在:照片里的他们,不是“靓照”里的偶像,不是狗仔面前躲闪的明星,而是他们躲在“偶像”身份背后的那个人,一个真实的人。
02/大哥们/△ 成龙
这就是40年前的成龙。
一听到替他拍照,成龙惯性做出各种动作、摆出笑容,等着人家拍。
卢玉莹却没兴趣拍这个虚假的成龙。
她等了成龙一晚,一定要他“现出原形”。
成龙也没劲儿了,恰好当时在片场也出现了各种不如意的事,他耷拉着脑袋到处转悠,最后在一处仓库里坐下来,双手抱膝,沉思对策。
在他身后,是几个大袋子,仿佛是压着他的几座大山。
有人以为照片里的成龙,是闷闷不乐。但你稍微留神他的眼神和姿态,竟像古希腊雕塑中思考的人。
“这是一个武者,也是一个思想者!”
卢玉莹“啪”一下拍了下来,只此一张,鸣金收兵。
多年以后,成龙夺下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没有思想者的修养,大哥也到不了这种成就。
△ 刘德华
这是1983年的刘德华。
王家卫说:“刘德华永远在向观众展现自己最帅的一面。”
卢玉莹偏偏不拍他帅,她捕捉到华仔这个镜头,一按快门,收工。
刘德华当时被电视台雪藏,作为年轻人,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哪里。
当时他坐在窗边,屋外是高楼。他摇摇欲坠,望着下面的“深渊”。
从此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
永不退缩的刘德华,终于成为红了30多年的巨星。
△ 狄龙
只要看过《英雄本色》,就会记起那个不做大哥很多年的“豪哥”——狄龙。
当年卢玉莹跟了狄龙很多日,最后索性闯进她家里。
“这是对我的信任,他知道我不会出卖他们。”提起40年前的往事,卢玉莹语气中依然充满自豪。
她“命令”狄龙拿着自己的照片走来走去,她则伺机拍摄。
结果卢玉莹到了他卧室,本来以为他的床头放着太太的照片,结果摆的是他自己的“靓仔相”,墙上贴着花纸。
没想到这么一个大男人,竟有这种自恋情结。
她按下快门,留下了狄龙大哥最“少女心”的一瞬间。
△ 林正英
不告诉你一定不知道:这个英气勃勃的男子就是现在以“僵尸道长”威震江湖的林正英。
当时他在片场,自信十足。
就连卢玉莹也很自豪自己将“僵尸道长”拍得那么man。
△ 林子祥
那个在《男儿当自强》里面高吼“胆似铁打,骨似精钢”的高音炮林子祥,正在片场等待拍戏。
“他也是很注重Image的人。”
结果还是被卢玉莹拍下了身穿底裤、露出精钢身板的样子。
其他人拍,他会发火;唯独卢玉莹拍,他甘之如饴。
△ 洪金宝
这是40年前的洪金宝。
大哥画着花脸、躺开胸襟,盘腿而坐。
但如果你从照片中只看到这一点,就“走宝”了。
卢玉莹指点我们说:
你看这照片的构图,洪金宝、相片中倒立的女人、远处的女人,鲜明的相互烘托。
香港片场粗犷野性,本质上还是男人的世界。但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必不可少。
“大哥的身边,有很多女人哦。”
这是卢玉莹的小心机和小幽默。
如果你熟悉香港的影坛,会发现一个成功的电影工业,男人、大哥很重要,女人、大姐大一样重要。
03/女神们/△ 萧芳芳
萧芳芳是谁?
可能现在大家不知道。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中国现在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的女人,有三位。
最近的一位,是《地久天长》的咏梅。
第一位就是我们熟悉的张曼玉。
而萧芳芳,1995年凭借《女人四十》,获得这个难得的影后宝座。
△ 林青霞
满脸胶原蛋白的林青霞,正坐在小巴车内卸妆。
在卢玉莹眼中,林青霞这样的美人最难拍。因为大家都拍过,杰作纷呈。
她想要碾压其他人的作品,所以她选择了林青霞最卸下面具的时候拍。
也只有在她面前,林青霞才肯妥协。
有一次她在酒店无聊,给卢玉莹打电话说:“你来不来?我给你煮面吃。”
卢玉莹拒绝了。因为她忙到没时间和这个“台湾女人”social(社交联谊)。
她说,那个年代每个人都忙得兴高采烈,忙得不屑于无用社交,他们有好多事情要学,有好多事情要做,即使聚在一起,也只是在聊电影,不聊八卦——
“不得闲的!”
△ 惠英红
如今在中国越来越红的惠英红,当年以武打女星出道。
红姐出身不好,幼年时乞过食、做过舞女,踏入娱乐圈才开始改变人生。
不知道她眼神中露出的到底是迷茫、质疑还是鄙视。
不管哪一种眼神,那都是一个女人通过电影反抗命运的表达。
△ 陈立品
品姨,甘草演员,知者寥寥。
卢玉莹不是只拍大明星,她也拍不为人知的演员,就好似周星驰电影里面经常说的:“跑龙套”。
“他们需要被注意,提高其社会地位。”
你看这个年过70的老人家,涂脂抹粉,挨在一个青春少艾的模特身上,眼望高处。
这是一种强悍的生命力——
无论是从二三十岁的年轻主角,到七老八十的年老配角,都渴望被时代青睐,渴望享受镜头的高光时刻。
最能给他们高光时刻的,其实不是卢玉莹,也不是外间的八卦记者,而是导演以及一众幕后工作者。
04/伟大的幕后/△ 许鞍华
你应该认不出这是许鞍华。
上面说过的萧芳芳拿柏林影后的《女人四十》,就是她拍的。
许鞍华不喜欢别人拍她,很无奈地在镜头前做出这样局促的动作、尴尬的表情。
其实当时她在宣传《疯劫》,一部技惊四座的悬疑剧情片。
许多年以后,我们说许鞍华的《疯劫》、徐克的《蝶变》等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时代——新浪潮电影。
就在许鞍华迷离扑朔的眼神里,一个时代正式横空出世。
△ 徐克
不用我说你也认得这是徐克。
徐克托着腮,正在绕破脑袋构思作品,像你下班以后,见到的一个疲惫的朋友。
卢玉莹特意连同他背后的黑与白一起拍下,背景三分构图,也许象征了他脑海中正在酝酿的正邪对抗。
早年在美国学成归来,徐克与许鞍华、严浩等人掀起了新浪潮运动;80年代以后,伙拍徐小东等人开创新派武侠电影。
《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都是惊世之作。
林青霞的江湖地位,就是徐克奠定的。
徐老怪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是疾风扫雷,万水千山。
多年以后,他成为中国魔幻武侠类电影的泰山北斗,香港电影的一面旗帜。
△ 吴宇森
也许你也认不出这是吴宇森。
拍这照片的时候,吴宇森还没拍出《英雄本色》,正处于人生寥落期,无人赏析无人力捧。
但他依然不惧风雨,朝气勃勃。
你看他在片场叼着烟、插裤袋的形象, 真的很适合用卢玉莹的话形容:
“躝瘫”。(粤语,意思为行为粗鲁、没有礼貌的流氓,经周润发在电视剧《网中人》中引用,广为人知。)
几年以后,“躝瘫”吴宇森与徐克合作,拍出了《英雄本色》,“流氓”的生命力大放异彩。
△ 麦当雄
这个电影人,大家肯定不知道。
我敢说:如果他持续拍片到今天,名声不输于徐克、陈可辛等人。
他叫麦当雄,80年代拍出了《省港旗兵》,名列香港百年百佳电影第六位;90年代制作的《跛豪》,叱咤一时。可惜很早就退出影坛,所以大部分国人都还不知道他。
卢玉莹镜头下的麦当雄,一头长发斯斯文文,但你不知道他拍片的时候有多疯狂。
用卢玉莹的话来说就是:“他们都是癫的。”
香港电影腾飞的背后,就是这种“癫”精神在支撑。
给大家讲麦当雄几桩事,感受一下香港电影人的“癫”:
第一桩事,逼停火车。
拍《十大奇案之雾夜飞尸》,麦当雄要拍一个女人被人杀死后,再被抛尸到火车铁轨上。当时剧组不像现在财大气粗,可以做绿幕、特效,在虚拟现实中完成拍摄。
当时个个几乎都是勒紧肚皮干活,既没钱请火车,也做不起特效,怎么办?
那就找真的火车来拍!
麦当雄命令工作人员将摄影机放在火车轨上,等候火车经过。
全组人埋伏在铁轨两旁,等火车来:3,2,1!10多盏灯同时啪开,照着火车,将道具尸体扔到铁轨上,摄影机顺利捕捉镜头。
火车司机眼前几乎被照瞎,紧急煞停,火车差点出轨!
全组人员都被拉到警局受罚,依然毫无悔意,全因拍到了好镜头。
第二桩事,炸楼。
这更加荒唐。
1987年,麦当雄又拍新戏,要到一处地方取景,并且打算向当地居民借房拍片。
房子的看门老头跟他们说:
“哦,我们这里好久没借过给别人拍戏了。以前有个‘契弟’(粤语,相当于“扑街”),叫麦……麦什么当什么雄的,借了我的房子拍《十大奇案》,搞到我这里乌烟瘴气,从此以后我就不再借给别人了。”
而他还认不出,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当年那个“契弟”麦当雄。
结果麦当雄们软磨硬泡,硬是让老头再借了一次。
而这一次后果更严重:麦当雄拍完片,原来的六层楼变成了五层楼。麦当雄硬生生把人家的房子炸掉了一层!
“癫的。全部都是癫的。”卢玉莹一直在强调。
我们希望听到她回忆亲眼所见的“癫狂”故事,怎知她只是说:
“已经不记得了。”
她自己就是处于这样的“癫狂”状态:
为了拍一张照片,曾经深入地铁施工现场。那是六层楼深的地下,又黑又闷乌烟瘴气,她才待了一晚就觉得快受不了。
但拍电影的人,却要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忍受好几晚。
当你自身处于一种“迷狂”状态,你会觉得周围的一切“迷狂”都是正常,司空见惯,不会产生特殊记忆。
就拿麦当雄来说,他曾经“命令”特效演员从六层楼高的地方跳下来,这一跳就令这个演员断了半年腿。
香港演员的辛苦,还可以再唠叨两句:
当剧组需要用到特效演员的时候,往往先养他们几个月,到准备拍危险镜头的时候就跟他们说:
“我们全组人就靠你生存了,如果你这次不跳,我们全组人都要跳楼。你一定要跳啊,不跳对不起我们全组人!”
在这样拼命的片场氛围下,拼出了一个华语电影迄今最辉煌的三十年。
这些人就是这么“癫”,连命都可以不要,更加不要说什么名声地位了。
△ 郑少秋
初看这张照片,我们以为卢玉莹拍的是郑少秋。
毕竟这是个就算年老也能风靡万千少女的大帅哥。
但卢玉莹说不是。她不是要拍郑少秋那么简单,而是要拍前面那一件“Salon Filmobile”。
当时全香港的电影人,几乎都会用“Salon Filmobile”的设备上山下海取景拍摄。
这是一个工业。电影是一群人的艺术,也是一个完整的产业。
“如果他们(明星们)知道我的拍摄意图,他们应该生我气。因为我不是要拍他们,我是要拍整个环境。”
没有一个完整产业的支持,没有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明星”再亮也发不出光来。
就像星光璀璨的夜晚,如果没有黑夜的深邃,永远不会有星月持续的亮眼。
可以维持一辈子?
情分,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种,即感情和人情。感情又可以分为亲情、爱情和友情。可以维持一辈子的情分,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父母与孩子之间天生的血缘亲情。
父母亲情是天然的,可以说,孩子对父母的爱与信任是天然的。无论父母如何打骂孩子,孩子只会哭,一边哭,一边还一定要父母抱,别人抱都不行。孩子从来不会记父母的仇,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心灵港湾和永远的退路。如果做父母的懂得这一点,懂得珍惜亲情,那么,他们也许会管教自己的孩子,但绝对不会伤害孩子,更不会以管教之名,施伤害之实。如此,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才能恒久。当某一天,父母老了,需要儿女照顾时,做儿女的,才会像父母照顾自己小时候那样去照顾父母的晚年。
2、 青梅竹马,纯洁美好、没有相互伤害的感情。
青梅竹马、青春少艾、情窦初开,人生最美好的片段,莫过于此。这样的感情,对于成年人来说,恍如隔世,仿佛从未开始过,自然也谈不上结束。有人说,这是初恋,有人说,这只能算暗恋,有人说,连暗恋都算不上。不管怎么说,只要不曾相互伤害,回忆起来,还是很美好的。这样的感情,最好是尘封起来,也不要再见,更不要有任何的利益往来。活在记忆中的人,才能念想一辈子。
3、 人在弱小时,受到过充足的照顾、关心、提携,这份温暖可以伴随一生。
人在幼小、脆弱的时候,受到足够的爱护、关照,那么,人的生命底色会是很乐观的、愉悦的。无论,未来的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坎坷挫折,这份温暖,也足以让人在冬夜里看到春的希望。让我们变得更乐观,活得更有底气。这种情分不用刻意维持,也会记一辈子。
我是家中长女,外婆家又在同村,姑姑阿姨,以及各种哥哥姐姐比较多,因此从小受到的关爱比较多。自从上幼儿园以后,也比较能给老师争气,所以,一路上老师同学对我也都特别好。所以,直到大学毕业,我几乎都没受过什么委屈。
但是,到社会上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工作、生活,想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太难了。所以,每当遇到挫折,我就会想起很多对我好的长辈、在人生关键时刻鼓励帮助我的老师、在学校生活中照顾过我的同学、在工作上提携过我给我机会的大老板、在工作中指导指点鼓励过我的上司、跟我在一个战壕里共同奋斗过的同事。很快,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我相信,这所有的情分,能一直伴着我走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4、 雪中送炭,无以为报的人情。
雪中送炭的人情,也许与感情无关,也许有关;也许,别人只是出于一时的同情怜悯,才做了个好人好事;也许别人根本是漫不经心之间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对于你而言,可能是雪中送炭的救命之恩,或者是改变命运的契机。这样的恩情,可以让你记一辈子,也无以为报。
有句老话说得好:欠什么,也别欠人情。说的正是,有些人情债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所以,在生活中,我是一个特别怕麻烦别人的人,有困难,有挫折时,也喜欢一个人硬扛,就是怕欠别人人情。
不过,话说回来。人毕竟是群居动物,社会分工协作。生活中的,大家还是应该适当的相互欠欠小的人情。这样呢,今天你帮帮我,明天我帮帮你。时间长了,这样的人情,积少成多,也是可以维持一辈子的。
大家要是觉得我说得有道理,请帮忙点点赞转发转发哦!
纣王和妲己爱情故事?
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时的妺喜,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 传说周幽王为博褒姒的一笑,乱举烽火,导至西周的灭亡,留下倾国倾城的无穷思索,至今陕西骊山距华清池不远还保留有烽火台的古迹。 事实上,历史上这类女子多被冤枉,商纣王时的妲妃也算一个,把一个政权的灭亡完全算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是欠公允的。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李,妖媚动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荒淫误国。周人灭商后,欲杀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举刀手软而不忍下手,最后在周武王的正气威迫下,终于现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斩首了。 《封神榜》属于神话小说,还有许多稗官野史,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事实约有这么四条: 第一,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第二,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妇大腹便便,为了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己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说法,结果什么也没能看得出来。 此外根据正史的记载,是纣王征伐有苏部落(今河南温县),俘获到美艳的妲己为妾,纣王非常宠爱她,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与她酣饮作乐,更设炮烙之刑,使人裸体相逐,妲己于是大乐。到武王代纣,斩妲己头,悬在小白旗上示众。 以上的种种记载及传说,久已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时,才对妲己和纣王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脸上抹灰吧!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其次,帝辛暮年热衷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是事实,虐杀比干也有确切的记载,然而砍掉赤脚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脚,以及剖开孕妇的肚皮就有些难以令人置信了,特别是“唯妇人之言是听“这一条罪状,根本不切实际,因为商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能够影响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再说帝辛性情刚猛,好自用,不喜听人摆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侣,谈不上言听计从,干涉到商朝的政治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有苏氏的一族人,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呢?妲己的恶名是周人宣传的结果。 帝辛三十余岁嗣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六百年了,国力雄厚。物阜民丰,帝辛血气方刚,孔武有力,能手格猛兽,神勇冠绝一时,又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刚愎自用,于是凭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东南方发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从而拓地无算,国威远播。 他在位的第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他又对有苏部落发动进攻。这时他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征伐有苏部落,载回的战利品之一就是妲己,当时帝辛已经垂垂老矣,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混身充满了几近爆炸性的火热气韵,加上游牧民族那种粗扩而开放的气质,迅速地在帝辛的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他生命的火焰。 当时的商朝,已经从游牧社会进入农牧社会,十分迷信鬼神巫卜为了酬神祭把,时常载战载舞,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宫廷如此,民间也是这样。 妲己进入帝辛的生活领域时,正是商朝国力如月中天的时候,那时新的都城正在风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县)建造起来,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也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离宫别馆,次第兴筑,狗马奇物,充盈宫宝,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植园中,从此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终于在妲己这个小女人的导引下,寄情于声色之中。 就在帝辛宠爱妲己时,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在古公时代,便有了东下图商的企图,《诗经》中的《鲁颂》中有这么一段;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歧之阳,实始镇商。” 事实上对付强大的商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直传到姬昌,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开始沿黄河东下,把触角伸向商都朝歌。 姬昌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他的长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觐时,竟然感于妲己的美色,展开热烈的追求行动,因而触怒帝辛,把他剁成构酱,赐食姬昌,并把姬昌囚禁在安里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帝辛纳贿,才获得释放,种下了深仇大恨。 在往后的日子里,帝辛的臣子们似乎都刻意地在经营东南一带的广大地区,而忽略了雄踞两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并吞了泾、渭平原上的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风归附,周人的势力渐渐威胁到商的中心地区。 周人的首都由歧地迁到渭南的丰邑(今陕西鄂县),一面整军经武,一面展开对帝辛的宣传攻势,重点放在污蔑妲己与丑化帝辛上。说妲己是一个骄奢淫逸的妖孽、心肠毒辣的蛇蝎美人;说帝辛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残酷昏淫的暴君,归结到“唯妇言是用”的傀儡。 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驾崩,由他的次子姬发继位,他的第四个儿子姬旦(周公)有贤德,多才艺,对于政略的掌握和战略的运用都十分娴熟,争取马国、离间商朝君臣、争取民心与鼓舞士气,自封其二哥姬发为周武王,贬抑帝辛为商纣王,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朝的新都朝歌。 帝辛的哥哥微子衍率领一批东南灵人组成的军队,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周人望见商军整齐的阵容和精良的装备,先是为之胆怯不已,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周人居然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眼看大势已去,举火自焚而死。 据司马迁的说法是:纣王自焚而死,妲己为周武王所杀。另外《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可以从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再也没有贬抑妲己的话语,得到一些侧面的证实。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 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的妃嫔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如果硬要说苏妲己是亡国的祸水,未免太高估了她啊!
宽松娃娃衫怎么搭配?
回答如下:1. 搭配紧身裤:宽松娃娃衫可以与紧身裤搭配,这样可以突出身材比例,展现出腿部线条,同时又能保持整体造型的宽松感。
2. 搭配牛仔裤:搭配牛仔裤可以打造出随性、休闲的感觉。可以选择高腰牛仔裤,收腰效果更好,穿起来更舒适。
3. 搭配短裙:搭配短裙可以凸显出腿部的美感,同时又能保持整体的休闲感。最好选择比较简单的款式,不要过于复杂,否则会影响整体效果。
4. 搭配高腰裤:搭配高腰裤可以拉长腿部线条,让身材更加修长。可以选择颜色比较相近的高腰裤,这样可以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和谐。
5. 搭配长裤:搭配长裤可以营造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感觉。可以选择比较宽松的长裤,这样可以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轻松自在。
老婆比自己小十几岁是怎样的一个体验?
年龄和爱情无关,只要两情相悦,只要懂得经营,照样幸福。我有一样的经历,我的先生比我大12岁,我们两都属牛,都是二婚。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包括我的家人曾用各种方式逼迫我们分手,幸运的是我们还是坚持下去了,现在的我们过得很幸福,而且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的孩子。
2012年我的第一段婚姻失败,我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在附近的银行上班。那段时间是我人生最低迷的时候,当初为了要孩子的抚养权,我几乎净身出户,但我觉得值得孩子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孩子我愿意牺牲物质上的东西。
2015年我就和现在的先生在一起了,他是我们本地人,也和在当地上班。用他的话来说,他是看着我长大的,只是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和我走到一起。因为我们的单位是两隔壁,他们单位没有开食堂,所以一直在我们单位吃饭。
第他一次注意到我时是因为我左手食指的戒指,他对我的事也略有耳闻,只是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我,不敢开口。后来托了一个朋友来说媒,我当时觉得好笑,就把这个事当笑话一样说给他听了。他听完后反而有了勇气追求我,他觉得我会说这样的话,证明没有嫌弃他、
他追求我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对我和我女儿无限好,说实话我当时对他没有特别的感觉,就觉得他对我女儿好让我特别感动。我是一个在婚姻中受过伤的人,对于我来说,对我女儿好比对我好要重要得多。慢慢的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我也被他的真心所打动。
父母知道我们的事之前一直反对,用了各种方式想要拆散我们。他知道我父母的意见很坚决,也没有对我施加任何压力,反而拿钱装修我之前买的房子和我住在了一起,提出两人暂时不领证,等父母同意了再结婚的建议。
迫于父母的压力我点头答应了,我们是从2017年住在一起的。我的工作比较忙,每天都是他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她做作业。单位旅游时他也一定会带上我们,如果我没时间,他就会带上女儿出门。记得有一次他一个人带着女儿和公司同事去了西安,他说在机场的时候,机场值勤的人还差点把当人贩子了。
虽然我父母一直反对,但看他对我和女儿好,态度也慢慢好转。他对我父母也非常有孝心,逢年过节早早备上厚礼,他不抽烟朋友送的烟都给了我父亲,平时得了好酒也一定要拿回去和我爸妈一起品尝。在我们家一直是他做饭,打扫卫生,在我父母家他也是眼里有活,经常帮我爸妈干活,父母对他的态度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去年我怀孕了,尽管他很想要个孩子,但一直都很尊重我的选择。这么多年的感情,我对他非常信任,所以心甘情愿在30多岁高龄生下了二胎。我在医院时,护士告诉他生了个女儿,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生完孩子没人照顾我做月子,他请了一个月的假在家给坐月子,在月子里他精心为我准备了一日五餐,给孩子洗澡穿衣服他通通包了,有这样的男人真的很欣慰。自从小,女儿出生后,他基本是晚上不出门就在家带孩子,中午也必定会赶回家给我们做饭。
虽然说他的年纪比我大12岁,但我们丝毫没有沟通障碍,虽然走在外面他经常会被误认为是小宝的爷爷,但这样的幸福我乐意。
写在最后:一般来说,年纪大的男人,阅历丰富,在事业上会给比较多建设性的建议,在生活中更懂得关心和体贴人 。
个人觉得女人结婚不必过多的考虑男人的家世背景,不必过多的在乎年龄,应该多关注这个男人的品质和性格。找个知冷知热,贴心、孝顺的男人,比什么都强。愿每一份爱情都有完美的结局,愿每一对情侣都能终成眷属!
我是汝小鱼,喜欢用笔写温暖文字的人,愿我的文字能够温暖每一个相遇的灵魂。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